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民進黨過去良性競爭的初選文化,這回卻演變成“製造敵人的文化”,謝長廷雖勝出,卻是遍體鱗傷,謝蘇心結極深。雖然謝系開始營造“和解共生”的氣氛,刻意要求子弟兵收拾起兵器,下午也將在其他天王一起加持的記者會下,營造大團結氣氛,但深已見骨的刀傷,恐非短時間內可癒合。
聯合晚報今天特稿指出,謝長廷如何因應黨內目前的分崩離析,進一步清理出未來民進黨發展和“總統”大選的路線主軸,是2008年能否勝選的關鍵。
謝長廷未來的五大難題將在於:
一、副手的選擇:若謝選擇其他人選,如葉菊蘭,蘇貞昌何去何從?若選擇強力營造謝蘇配,該如何化解雙方的恩怨糾葛?
二、與扁的關係:在長扁之爭的最後一回合,謝長廷揮出滿貫砲,未來該如何面對扁這個敗戰投手?扁又如何全力輔選他?
三、與新潮流的關係:謝系雖然人多勢眾,但人才難尋,未來謝長廷必須在重用新系人才,與切割新系間,做出選擇。
四、官司問題:雖然謝長廷順利度過黨內檢驗,但未來在大選的藍綠對決時,高捷案與政治獻金案,依然會被藍營拿出來當成攻擊的工具,謝長廷必須重新面對全民檢驗。
五、與馬英九的競爭:謝長廷在擊敗蘇呂游之後,並不代表謝長廷就會打遍天下無敵手,未來的謝馬對決才是大考驗。
本來是一場單純的謝蘇之爭,在陳水扁加上新潮流介入挺蘇之後,這場黨員投票,演變成另一場長扁之爭,也成為反新潮流與新潮流之爭,黨員投票的結果,則甩了陳水扁一個耳光,也更加確立了後扁時代“與扁距離越遠,行情越好”的政治邏輯。
陳水扁在徹底跛腳之餘,未來黨內的權力重心,將開始轉移到謝長廷,蘇貞昌與新潮流勢必得重新思考在黨內的路線與定位。
陳水扁太過高估自己在黨員的影響力,更距離基層黨意太過遙遠。民進黨黨員是很特殊的一群,擁有反骨、不信權威、同情弱者的政治文化特質,陳水扁越是偏袒一方,扁新蘇連四者同盟越是挾著行政資源介入選舉,新潮流越是樹大招風,就越容易引來黨員的反彈,這也是此次自主性黨員發威,拒絕派系配票的主因之一。
黨內人士上午戲稱,原本陳水扁預期的“扁新蘇”神聖同盟,一夕之間,幾乎變成了“顧人怨三人組”。這也證實了陳水扁錯估了黨內挺扁的勢力。
後扁時代的變化,和謝長廷的權力消長,在在牽動其他天王及派系,頗可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