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華盛頓應該鄭重地對待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7:19:53


2016年3月隨“切斯勞維爾”號導彈巡洋艦在南海巡航期間,美國海軍中尉馬修•A•斯密特在觀察一艘中國護衛艦。(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中國是戰略討論中一個永恒的因素,但極少受到應有和必要的鄭重對待。仿佛中國對21世紀全球事務的極大重要性,以及對美國的明顯深刻影響,非但沒有激發外交政策人士的思維,反而起到了凍結的作用。

  美國《赫芬頓郵報》9月27日載文《中國在華盛頓心裡》,文章說,我們即便不是中國事務專家,不懂什麼戰略妙招,但仍然可以有一些真知灼見,評估什麼是成果豐碩的做法,什麼是需要避免的。在需要避免的方面,最嚴重的錯誤莫過於貶低中國及其崛起的影響,這廣泛存在於政治、媒體和智庫界。

  近來中國經濟減速就助長了這種反應模式。奇怪的是,有人又擔心北京在南海越來越咄咄逼人,以及前所未有地與華盛頓爭論全球事務管理。即便對中國采取和解態度,也顯得緊綳、不自然,并且居高臨下地教訓中國應認識到兩大現實:中國不是像其所認為的那樣強大;中國不改弦易轍,向美國及其同道夥伴的主流觀點看齊,就將遭遇有害的後果。

  這種態度最惡劣的體現恰恰在所謂的“嚴肅”媒體和刊物上。《紐約時報》就是此類近乎滑稽行為的典型。讀者看到的報道總是講中國的問題,哪怕主題是多麼無關緊要。每周有那麼三五次,我們會讀到北京老巷子面條攤販的悲慘命運,或者中國對奢侈品的需求增長不如前幾年強勁了。對中國政治制度的分析同樣傾向於悲觀和膚淺。

  另一個要避免的常見態度,是把中國視為勢不兩立的對手,認為必須全方位擊破其對美國霸主地位的威脅。這是一種典型的十八九世紀思維,帶有冷戰遺留的意象。

  至於什麼是更具建設性的做法,有些是顯而易見的。第一,與過去大國衝突簡單類比的誘惑必須加以拒斥。在當今獨一無二的環境中,我們必須對中國,對我們自己,以及如何管理一個合作與競爭交織的世界進行重新思考。其次,我們應承認,美國單邊主義時代結束了。冷戰後美國獨霸不受挑戰的超強時代已成過去。其他國家不會再接受華盛頓發號施令。無疑,中國就是如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