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軍方出重大科技成果:導彈智能化指控系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3 09:32:10  


二炮導彈部隊。
  一項重大科研成果——“某型導彈智能化指控系統”,經過10年攻關取得多項突破,幷經過多次演習和訓練檢驗。然而,去年下半年,這項成果第三次醞釀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時,却再次被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黨委卡住。

  院內外許多人對此不解:這究竟是爲什麽?

  獲獎要緊,戰場制勝更重要

  從1996年到2003年,導彈專家楊輝耀領銜研發的“某型導彈智能化指控系統”終于大功告成。然而,當他們興奮地把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材料送到院長慈林林案頭時,却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報獎的事緩一緩,先到部隊摔打一下再說吧。”有專家不解:這一成果創新點多,拿大獎幾乎是壇子里捉烏龜——十拿九穩。爲何叫停?

  爭論擺到了院黨委面前。黨委“一班人”認爲:科研成果不經實戰檢驗就報獎,是急功近利、心態浮躁的表現。

  爲什麽有些科研人員把獲獎看得過重,甚至爲此人爲地拔高科研成果?爲什麽有些科研人員總是盯著容易獲獎的項目?院黨委舉一反三,嚴肅地提出:我們决不能只注重科研獲獎,而忽視科研的方向。

  隨即,全院開展了一場“科研是獲獎重要還是戰場制勝重要”的討論,幷形成了《關于加强科研作風建設的規定》和《科研成果報獎管理辦法》。他們規定:非應急性科研項目,要增加在部隊運用的時間和次數,確保成果經得起實戰檢驗。

  編輯感言:“槍要打得准,還須准星正”。科研單位要更好地履行爲戰鬥力服務的使命,必須引導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科研觀,不斷校正科研價值取向;同時,要建立健全運行機制,形成良好的科研作風。

  不但要跟自己比,還要跟對手比

  第一次報獎亮“紅燈”後,專家們全身心投入該系統的實戰運用和檢驗,幷進行了技術完善。2006年初,他們准備再次報獎。恰在此時,一位院領導參加演練後發現,“藍軍”電磁攻防又有了新招數,准備報獎的項目研制已曆時10年,能否經得住複雜電磁環境的考驗?

  這一問,驚醒了項目組專家:雖說科研成果有一定的抗電磁幹擾能力,有的技術還在國內領先,但科研不能只跟自己比,只有跟强敵比,將來在戰場上才能有勝算的把握。

  院黨委再次提出暫緩報獎,幷組織該系統參與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全程演練。專家們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當初他們認爲是强項的某技術,面對“藍軍”强電磁幹擾,居然成了致命的“短板”。

  爲提升科研成果的性能,院黨委多管齊下:組建重點實驗室,對“藍軍”電磁攻防能力進行量化,使科研攻關的靶子更清晰;在重大演練中,主動對“藍軍”電磁攻防能力進行高難度設置,讓創新成果在戰場環境中接受檢驗。

  編輯感言:戰場無亞軍,打贏需要“撒手鐧”。要取得一流的成果,就不能滿足于與自己比,在軍內國內比,而要用世界眼光和前瞻思維,瞄准軍事變革前沿攻關,搶占軍事科技制高點。

  出科研成果,更要出戰鬥力

  “某型導彈智能化指控系統”經過兩次升級,在實戰演習中得到全面驗證,專家們終于長噓一口氣。2007年下半年,正當他們第三次醞釀報獎時,却接二連三地接到試用部隊求援電話:新系統用不慣,如以前需要人工判讀數據,現在改由計算機自動判讀、自動控制發射,總是擔心不可靠。

  鑒于這一情况,院黨委派專家到部隊專題調研,得出結論:官兵對新的發射方式不習慣,說到底是訓練觀念沒有搭上信息化“快車”。然而,新系統訓練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基層部隊一時解决不了。是先報獎,還是把訓練中的問題解决後再報獎?

  院黨委認識高度統一:成果轉化比報獎更緊迫,解决部隊訓練難題我們責無旁貸!于是,院黨委第三次把報獎材料壓下來,派出專家先後8次到部隊,引導官兵轉變觀念,探討相應的作戰運用和戰法創新等問題,幷幫助部隊開發出輔助訓練的軟件,使該項成果加速形成戰鬥力。院領導對專家說:“我們要使每個獎項都成爲經得起實戰考驗、經得起曆史檢驗的‘鐵獎’。”

  都說成果轉化難,主動作爲就不難。院黨委總結這一成果轉化的經驗,出台規定:科研成果必須先轉化後報獎。科研從選題開始就要讓部隊參與,防止成果與戰場需求脫節。規定出台以來,有5項成果因轉化不到位被暫緩報獎。該院還成立了科研成果轉化小組,對科研成果轉化全程負責。

  編輯感言:科研成果的轉化,不能燒火棍一頭熱,不能光指望部隊。科研單位不僅要把科研成果“扶上馬”,更要“送一程”,主動延伸技術保障範圍。只有部隊運用成果提升了戰鬥力,成果轉化才算真正到了位。(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