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由香港鵬程綜藝文化促進協會主辦的古典詩詞文朗誦吟唱表演會“古韻新聲朗吟誦”8日晚在香港油麻地戲院舉行,演員們融合朗誦、吟唱、相聲、評書等藝術形式,採用普通話和粵語演繹了精選的20多篇古典詩詞文。
據新華社報道,當晚的表演有展現古人生活情趣的詩詞,如陶淵明《飲酒》、王維《山居秋暝》等;也有反映詩人高風亮節和豪邁情懷的名篇,如劉禹錫《陋室銘》、岳飛《滿江紅》、李白《將進酒》等,還有蘊含先人細膩情感和生活況味的婉約之調,如白居易《琵琶行》、陸游《釵頭鳳》、李清照《聲聲慢》等。演員們別出心裁,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用真情實感朗誦之餘,還和諧融入了古典音樂和戲劇表演等藝術元素,使整場演出成為內容豐富多樣的視聽盛宴。
演出中還有幾首古詩詞是以粵語朗誦的,但語調的鏗鏘、情感的充沛使得粵語古詩詞朗誦的表現力絲毫不輸普通話朗誦。“這是因為粵語中保留了很多古代漢語的單音節字詞,發音和古音一脈相承,”演出的策劃和藝術總監、香港朗誦藝術語言中心主任向壘解釋道。
向壘表示,將書本上的古詩詞以創新形式演繹,可以更深入挖掘作品的內在精神,使作品立體化、形象化,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使觀眾真正進入作品產生的時代,被感染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弘揚中國古典文化。這也是他籌辦“古韻新聲朗吟誦”表演會的初衷。
香港鵬程綜藝文化促進協會是以交流、弘揚、推廣中華文化為目的的非營利組織。作為促進會會長,向壘致力於在香港推廣普通話朗誦和教學多年。上世紀80年代從內地移居香港的他,經歷了普通話在香港由昔日的“門庭冷落”到今日廣受接納的整個過程。以他經常作為評委的朗誦比賽為例,“最初的比賽普通話朗誦篇目很少,漸漸粵語和普通話平分秋色,到現在粵語朗誦很少了,普通話朗誦大概佔到了70%,”向壘說。
語言和文化從來都不會分家,古典詩詞名篇等中華文化精華在香港和普通話教學一起得到推廣。向壘說,香港人對中華古典文化的熱衷甚至大於內地。“內地的朗誦沒有香港這麼熱鬧。香港每年有很多層出不窮的朗誦比賽,規模最大的就是中小學生參與的校際朗誦比賽,香港老一輩對古典文化的了解也非常深入,”向壘說。在朗誦比賽現場,選擇中國傳統詩詞尤其是唐詩的參賽者非常多,參賽選手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朗誦也很難讓人想像他們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