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國大陸股市再次迎來了一個曆史性的日子。按當天收盤時價格計算,滬深兩地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9萬億元大關,20萬億元關口已經近在咫尺。
滬深交易所5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滬市A、B股收盤總市值爲14.86萬億元,深市A、B股收盤總市值則爲4.27萬億元,兩市總市值已達到了19.13萬億元,超過了5月29日的18.86萬億元(5月30日大跌前的近期高點)。
從今年1月份以來,滬深股票總市值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里已經連續突破了9萬億、10萬億、15萬億等整數關口。在大牛市的背景下,許多投資者或許已經對這樣階梯式的突破習以爲常。但是,如果與兩年前相比,滬深股票總市值增長之快確實已經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在2005年7月份之前,中國大陸股市出現了持續4年多的下跌,滬深股票總市值也逐漸縮水。2005年7月21日,兩市總市值曾經一度達到29637億元的低點。
這樣,計算下來,滬深股票總市值在過去兩年的時間內增幅高達6.46倍。以下是我們收集到的相關數據,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滬深股票總市值一路增長的過程,這中間有慢跑,也有狂奔,當然也有短暫的休息。
2005年7月28日,兩市總市值觸底反彈,突破3萬億元;
2006年4月,滬深兩地股票市值突破4萬億元;
2006年5月,滬深兩地股票市值突破5萬億元;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銀行成功A+H發行後,兩地A股股票總市值突破6萬億元;
2006年12月1日,A股總市值首次突破7萬億大關。這一規模已占今年預期GDP的三成多,而2005年底這一比例還不到18%。
2006年12月20日,深滬兩市總市值一舉突破8萬億大關,達到80438.81億元。
2007年1月8日,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9萬億元大關,達到91194.26億元,非限售股市值則創出26318.42億元新高。
2007年1月10日,中國人壽上市推動股指大漲,滬深總市值一舉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占GDP的比例達到了50%。
2007年1月22日,深滬兩市總市值一舉突破11萬億大關,達到111153.07億元。
2007年3月19日,總市值首度突破12萬億元大關。
2007年4月2日,兩市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3萬億大關,達到13.06萬億元。
2007年4月12日,兩市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4萬億大關;
2007年4月24日,滬深股市總市值突破15萬億元。
2007年4月30日,滬深總市值盤後首次超過16萬億元,占GDP比例達到76.8%,股市充當經濟“晴雨表”的功能更加顯著。
2007年5月18日,滬深股市總市值突破17萬億元,達到17.4053萬億元,其中,滬市總市值爲13.4363萬億元;深市總市值爲3.9690萬億元。
2005年5月23日,兩市總市值突破18萬億元大關。
2007年7月25日,滬深兩市總市值突破19萬億元大關,滬市A、B股收盤總市值爲14.86萬億元,深市A、B股收盤總市值則爲4.27萬億元,兩市總市值已達到了19.13萬億元。
滬深股市總市值的急速擴大是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我國資本市場制度性變革、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結果,也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正常體現。近三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兩位數,大多數上市企業盈利快速增長,這成爲推動股票價格上漲的一個基本動力。此外,超低利率環境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也是推動股市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與2005年7月時的1100點相比,如今上證綜合指數已經站在4300點之上,漲幅近390%;
值得指出的是,超級大盤股上市也是推動滬深總市值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從去年至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航空、大秦鐵路等大市值公司相繼進入A股市場,其中工行的市值目前超過1萬億元。這些超級大盤股的上市對滬深股票總市值大幅飈升功不可沒。
根據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的數據,2006年中國GDP修正後已經達到21.0871萬億元。因此,目前滬深股市股票總市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經接近90.71%;而在2005年年底,這一數據還僅有18%。隨著中石油、中國移動等29家海外上市的國企陸續回歸,滬深股票總市值還將進一步增長。有機構預測說今年滬深股市的總市值可望突破20萬億元,其中境外國企回歸的貢獻率最高將達到90%。(來源: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