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馬蘇相較,蘇面臨的考驗大於馬英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6 08:54:03  


  中評社香港9月26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蘇貞昌昨日會見陳水扁,向扁報告他已開始進行邀集朝野領袖共商“國是”。蘇貞昌應當在會面時向陳水扁明說:“請‘總統’考慮卸職,放過民進黨,饒了台灣!”

  僵持數月的鐵板顯已開始鬆動。在馬英九表達願會晤呂蘇等人共商政局後,蘇貞昌隨即跟進,並主動展開邀約各政黨領袖共商“國是”。馬、蘇兩人化被動為主動,或許不無競爭意味,但兩人應該也看到了彼此共同的空間。

  日前傳出李登輝插手朝野協商,但他所提“六人小組”名單中,卻未見馬英九和蘇貞昌兩位最具政治實力的人物。再加上,民進黨高層放出可接受“王金平組聯合政府”的消息,居然露出“排蘇倒馬”的端倪。兩人一改先前的靜默觀望,不能不說是回應形勢。

  社論說,事實上,島內政治情勢之所以混沌至此,連李登輝都想重出江湖掌控大局,就是因為朝野實力人物太過忸怩作態、猶疑不定所致。也由於如此,陳水扁才有恃無恐,不僅拒絕悔過下台,甚至不顧自己正當性所剩無幾,仍大剌剌提出修憲改疆之議。

  在這樣的亂局中,馬、蘇兩人若再不展現自己左右大局、引領形勢的能力,如何在二零零八年說服人民投他們一票? 

  社論指出,馬英九和蘇貞昌應該都看出,要解決目前的僵局,不能不跨出政黨協商這一步,也不能不對民意有所回應。在民進黨中央成為扁游禁臠的情況下,蘇貞昌跳過府、黨,主動邀約馬英九會晤,顯示了他的自主性和企圖心。而馬英九拋出“全民公投阿扁去留”,則不僅回應了多數民眾的願望,也指出了一條合乎民主憲政的出路;如今,蘇貞昌開始轉向,“國務機要費”案亦即將偵結,民進黨已經到了必須面對現實的時候了。

  為了爭取綠營的支持,馬英九其實還可以進一步展現誠意,諸如,宣示一旦陳水扁下台,呂秀蓮繼任,藍營將放棄爭取組閣權,以使政局的動盪減至最小。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表現藍軍確實無意藉陳水扁下台之機奪權,也能讓民進黨的疑慮降至最低;屆時陳水扁若仍不下台,民進黨恐怕亦無反對罷免案的道理。

  社論認為,當然,蘇貞昌面對的形勢並不簡單;他若先過不了陳水扁和游錫堃這兩關,就沒有資格去跟在野黨談協商。從蘇貞昌未出席九一六挺扁集會及民進黨修憲會議來看,他一定清楚自己已無退路;與其坐待“棄蘇保扁”,不如奮起一搏,而民進黨內顯有不少人正在等待響應蘇貞昌的這個動作。

  認清這個情勢,蘇貞昌其實並不難擺脫其陳水扁“僕從”的角色局限,展現自己的獨立意志。更積極一點看,如果他能成功處理朝野協商,解開政治僵局,不僅有助於民進黨行情的止跌回升,更可證明自己具有領袖群倫的政治能力。

  社論指出,但要爭取在野黨的合作,蘇貞昌亦不能不對馬英九所提的“人民公投”作出回應;倘若陳水扁堅拒下台,蘇貞昌必須說服若干黨籍立委投下同意票,協助罷免案在“立法院”過關,讓人民可以透過憲政途徑決定總統去留。畢竟,蘇貞昌一旦決定“走自己的路”,則倘若不能以罷免案迫陳水扁下台,蘇貞昌芒刺在背的情勢亦無以化解,“棄扁保黨”已是蘇貞昌唯一的選擇。 

  朝野領袖協商政局的模式,過去六年數度毀於陳水扁之手,幾已走到無路可通。如今,如果蘇貞昌和馬英九能協商出具體成果,對政局有所裨益,不僅可使人民擺脫政治對峙之苦,也可證明新一代政治領袖不但對社會民意有所感應,也有化解政治僵局的能力。如果能重新拾回遭陳水扁踐棄的政壇誠信,台灣的政治才能重新帶給人民憧憬。 

  社論總結說,台灣的政局,正處於一個載沈載浮的微妙時刻。有一批邊緣的政客,想要將局勢導回從前;有一批腐敗的政客,想拉住台灣往漩渦裡下沈;現在,馬蘇二人試圖挽救這個局面,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他們的境界夠不夠高、意志夠不夠堅定了。而且,馬蘇相較,蘇貞昌所面臨的考驗,恐尚大於馬英九。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