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書展文化盛事 潛力有待發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0 11:05:53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昨起一連六日在會展舉行。今年書展的顯著特點,一是參展內地書商較去年高出一倍,反映出愈來愈多市民選購內地圖書;二是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書展,希望帶頭推動優質文化普及。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書展已成為市民每年踴躍參與的文化盛事,潛力有待進一步發揮。當局及主辦機構應充分運用本港包容多元的文化環境,積極引進境內外優秀圖書,特別要利用內地文化資源豐厚和優質圖書眾多的優勢,更多引入質優價廉的內地圖書,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融合,爭取把香港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華文書籍交易中心。
  
  內地文化沉澱厚實,優秀作者和編輯如恆河沙數,書籍設計精美,圖文並茂,質量上乘,價格低廉,且外文翻譯力量強大,令內容和文化含量更具優勢。書展中選購內地圖書的市民越來越多,顯示內地圖書在香港的影響與日俱增,這與香港與內地經濟文化加速融合的趨勢密切相關。市民希望借助內地圖書這一窗口,更多地認識國情和了解內地豐富的商機和發展機會。

  社評指出,引人矚目的是,不少家長在書展中替子女選購簡體字書籍,希望幫助子女學習簡體字,這些家長已認識到子女的未來與內地的發展息息相關,閱讀內地圖書和掌握簡體字,對子女增強競爭力和拓闊發展空間極為有利。其實,新加坡政府多年前已早著先鞭,在國民中廣泛推廣使用簡體字,這與新加坡以中國大陸為經濟腹地的戰略密切相關。此外,台灣、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學習簡體字亦成潮流。特區政府應未雨綢繆,研究在本港學習和推廣簡體字,或推行用繁識簡的工作。無可否認,學習繁體字比簡體字難得多,並且二者的使用範圍呈此消彼長之勢,在本港推廣用繁識簡的工作,並進一步推廣學習和使用簡體字,對青少年和後代是一項澤潤深遠的德政。
  
  特首曾蔭權出席書展,主辦機構還舉辦金庸等多位知名作家與讀者的交流會。這顯示,政府和主辦機構已意識到書展不僅是商業活動,更是提升港人文化品味,激發社會創意的盛事。政府和主辦機構有意識地向青少年推介好書,營造學習氛圍,具有積極影響。香港書展舉辦了17年,經驗豐富,在區內頗具影響,深受兩岸三地的書商重視。香港可進一步利用書展平台,吸引兩岸三地以及其他華人出版商來港參展,將香港書展拓展成全球華文書籍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