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前保安局長碩士論文 分析港政治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4 10:16:40  


葉劉淑儀出任港府保安局長時在立法會答辯情形(資料照片)。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港府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在早前完成的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碩士的畢業論文中認為,香港普選的落實只是符合民主最基本和形式上的要求,推動民主也不是光喊喊口號或者組織群眾示威活動那麼簡單﹔香港若要成功進化為運作良好和高質素的民主政體,就必須考慮較為成熟的政黨、培養政治人才、推動民主政治文化、公民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等民主基建的關鍵元素的配合。

  香港《文匯報》報道,葉劉淑儀在論文中,將個人豐富的從政經驗與在美國對西方政治的研究相結合,剖析了香港民主在過去、現在與將來的發展。 

  在分析香港目前的政治困局時,論文認為,面對1997年便要把香港拱手交還中國的命運,港督彭定康採取戲劇性步驟,把立法局變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機構,更指令行政機關向其問責。在這個過程中,他褫奪了行政機關長久以來在架構上對立法局的控制,同時又掏空了統治者素來自詡的“行政主導政府”的信念。 

  她指出,特區政府雖然繼續奉“行政主導政府”為金科玉律,事實上,在香港政權移交之際,香港已進入半民主狀態,擁有一個獨立、自主、敢言而又須向選民問責的立法會,以及一個以委任為主的行政班子。行政和立法機關當時的一分為二,成為日後困擾香港管治眾多原因之中最重要的結構性因素。除非這結構上的畸形現象獲得解決,否則特區政府在推行政策時將繼續舉步維艱,無從“行政主導”。 

  論文又指出,近年民主辯論的焦點大多集中在推行直選的時間表。可是,正如多位研究民主的著名學者曾經強調,選舉的落實只是符合民主最基本和形式上的要求。放眼世界,以選舉而產生的民主政府,其本質是非民主或不能保障基本人權自由的,又或未能達致良好政府廣義標準的例子比比皆是。香港若要成功進化為運作良好和高質素的民主政體,就要更深入地考慮如何建立一個民主政體不可或缺的架構。 

  論文分析指出,民主基建的關鍵元素包括:1)較為成熟的政黨;2)培養政治人才;3)推動民主政治文化;4)公民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同樣重要的5)重整制度以解決目前行政及立法機關的割裂,以及為立法機關全面直選而設計一套選舉制度,而該制度必須符合香港《基本法》的所有關於民主發展的基本原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