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民主派爭逐選委 籲換“帽”搶攻專業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5 12:18:07  


為增加在選委中的得席數勝算,香港民主派現正最後衝刺。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香港新一輪選民登記活動明天結束,今年底負責選出下任香港特首的選委會選舉亦拉開戰幕。在力爭100席(參選香港特首最低要求)的目標下,香港民主派最後衝刺,計劃用兩大招增加勝算。其一是呼籲擁有專業身分,如社工、中醫等的香港區議員進行轉移身份,放棄區議會的選票轉攻專業界;另民主派亦希望利用是次的登記活動,努力推高投票率。

  負責推選香港特首的選舉委員會選舉會在今年十二月十月舉行,明年二月一日會上任。

  綜合香港媒體報道,香港政黨“民協”秘書長譚國僑表示,由於民主派在區會的勢力不及親政府陣營,在全票制的選舉制度下,他們很大機會全垮台,因此民協早前去信所有區議員,呼籲他們若有資格在其他界別投票的話,便進行身分轉變,放棄區議會選票,轉攻專業界。 

  譚國僑估計黨內擁有兩帽子的區議員至少有10多個,例如深水埗的覃德誠、黎慧蘭、吳美及九龍城的李健勤,本身都是註冊社工,可參與社福界界別選舉。民協副主席廖成利更身兼法律界、社福界及區議會3帽子,他表示會參與聯繫比較大的法律界選舉,希望能協助民主派代表當選。 

  民主黨方面,2名本身為註冊中醫的區議員潘忠賢及梁淑楨,早前去信黨主席李永達,要求放棄區議會的選票,轉攻中醫界。當中後者更有意參選,為民主派在中醫界取得“零的突破”。李永達承認,若黨員從區議會轉攻其他界別,有利民主派的選情,但是否容許黨員放棄區議會的選票,則要與黨中央詳細討論。 

  除進行身分轉移,民主派在剛過去的選民登記活動中,一直力谷登記數字。李永達坦言,他們並不期望會出現大量新選民,真正目的是要營造選舉氣氛,推高投票率,相信有利民主派選情。 

  媒體發現上屆香港特首選委會選舉的投票率,大部分泛民有把握、以個人票為主的界別投票率都偏低,如法律界只得29.54%,教育界17.94%,會計界15.47%,衛生服務界更只得9.75%。 

  身兼香港“教協”(全港最大教師工會)主席的民主黨張文光及前社福界選委狄志遠都認為,他們所屬界別投票率偏低,是因為選民不熱中於“小圈子”選舉,希望今屆投票率可以大升。醫學界郭家麒表示不清楚投票率增加是否有利民主派,但仍會盡力鼓勵選民投票,令今屆投率達四成以上。 

  另外,香港各政黨及不同派別已紛紛磨拳擦掌,圖搶攻選委會內的專業界別議席,不過,媒體指有關部署有可能事與願違。多個專業界別人士如工程界、會計界及保險界等,都紛紛表態,認為有政黨背景在選舉中未必佔優勢。 

  代表工程界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鍾泰估計,現屆約有四至五名選委有可能退下火線不再參選,工程界社促會亦計劃組名單參選,但現時仍未有最後名單。他認為,有政黨背景人士空降在工程界內參選反而不利,因業界可能會認為,有人忽然關心業界利益。代表保險界的立法會成員陳智思亦認同,政黨在保險界別內的影響力甚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