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一號工程”天然氣田背後的雙重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4 07:32:49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被發改委列爲“亞洲一號工程”的四川普光天然氣田,其背後正在上演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雙重博弈”。中國經營報文章如是說。

  一方面,這個國內規模最大、儲量最豐的氣田,正成爲中國“走出去”的堅實後盾。而另一方面,圍繞“川氣出川還是留川”的問題,氣田所在地地方政府與中石化正爭論不休。 

  博弈增加國際談判籌碼 

  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能源總體對外依存度將達60%。因此,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爲代表的中國能源企業紛紛赴海外“尋油找氣”。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能源需求不斷增長。近幾年來,中俄石油管道談判艱巨複雜,中海油收購優尼科的失利等等,都說明了中國能源“走出去”戰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於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將目光同時轉向國內。“普光氣田便是一例,其被國家發改委列爲亞洲一號工程,意義絕不亞于西氣東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總公司項目負責人周建國說。 

  這個列入“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的氣田4月2日由中石化正式對外宣佈。經國土資源部審定,氣田累計探明可採儲量爲2510.75億立方米,技術可採儲量爲1883.04億立方米,列國內首位。 

  “中石化此時宣佈天然氣方面的重大發現,意義非同小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袁鋼明認爲,普光氣田雖總體上不能改變中國能源緊缺的局面,但却可以緩解中國從中亞、俄羅斯等外購天然氣的緊迫性,從而增加與這些國家合作談判的籌碼。 

  另外,重慶大學教授彭世尼也表示,盡快開發普光氣田。可以有效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具有現實意義。“中國因國情所迫,不能和美國一樣,主要從國際市場採購能源。”彭世尼說,“事實上,我們在能源上的戰略從來都是以立足國內爲主。” 

  地方利益與國家戰略之爭 

  目前,中石化已計劃投資400億元開發氣田,幷修建從川東北至山東濟南的天然氣管道,承諾讓山東人2008年用上四川的天然氣,這無疑對當地準備上馬的天然氣下游化工産業,形成打壓。 

  就在普光氣田增加中國對外能源談判籌碼的同時,圍繞這一氣田的開發利用,各利益主體也展開了激烈爭奪。中石化規劃,氣田從2007年開始向重慶供氣,到2009年供氣能力達5.5億立方米,2015年爲21.5億立方米。“川氣出川”勢不可擋。 

  “實際上,‘十一五’結束時,該集團總的天然氣産量將達每年150億至200億立方米。”達州市計委相關負責人說,而達州届時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的用氣總量也不過每年59億立方米,因此,至少有100多億立方米天然氣將被外輸。 

  “而我們要盡量把天然氣留在四川,發展下游化工産業,”上述負責人表示,“但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無法超越中石化在達州的開發步伐。” 

  對此,周建國表示,國家的戰略目標肯定是“川氣出川”,尤其是川魯管綫,其中間的支綫聯繫著河南、河北、京津地區,對上述幾地的天然氣供應起著補充和後備作用。雖然地方政府將天然氣留在四川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幷不符合國家的整體戰略。他同時認爲,國家會考慮地方政府的要求,對地方上的“能源付出”予以相應形式的補償。 

  事實上,在現有政策下,達州市政府幷不能直接參與天然氣的開發,其在開發本地天然氣過程中,得到的資源稅微乎其微。2004年,達州境內天然氣産量23.8億立方米,按平均出廠價每立方米0.8元計算,産值接近20億元,這些氣通過龐大的地下管道大部分輸送到華中、華東及華北地區,達州僅得到兩三千萬元的資源稅。 

  此外,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由於天然氣産業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中石油、中石化主要依靠自家人馬作戰,“地方兵團”很難插足。 

  對此,袁鋼明認爲,中央企業應該充分考慮地方利益,而不是靠壟斷權力把地方上的資源全部外輸;同時地方政府也應該加快下游産業的發展,盡量留住寶貴資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