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女教師疑似遭網課入侵後離世”放大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2-11-07 19:31:25


  河南新鄭一位高中歷史老師,疑似遭遇網課入侵後猝然離世。衆人扼腕之際,有關網課入侵的很多討論集中在了網監技術、法治層面上,當然,也少不了對網課時代學生、教師群體的關注。但回歸教育本身,此次事件還放大了什麼?又一次生命的代價能否喚醒那些迷茫與渾噩?深想一步,或許還可以看到很多缺失。

觀點一 教育內容與形式缺失

  為什麼事件被曝光并發酵後,有的學生才知道自己找人“搗蛋”的行為闖了大禍、觸犯了法律?為什麼有入侵者面對斥責還能振振有詞不以為意?單純是不懂法嗎?

  有人是真不懂法。盡管各個教育階段,都有專課安排進行法治與安全教育,可往往,這些課程未能進入校內教學主課程,很多網絡自學與考試,都是家長代勞。被默許的狀態下,家校雙方心照不宣地糊弄差事。如此情形,學生們對法律的敬畏何在?法律常識與安全自保措施又能真的掌握多少?即便教改不斷推進,可當下,大衆因就業前景焦慮而只關注考試這根指揮棒,其他的依然“很次要”。教育構成必須盡早擺脫“裝飾品”屬性,教育內容與形式的缺失必須重視。

  還有心理問題。疫情帶來的網課常態化,師生和家長心理健康被看到,但關注得不够。首先是不同成長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狀態與困惑,尤其低幼年級孩子的課堂適應性與規則意識、青春期少年亟待排遣的壓抑孤獨,以及親子關系考驗等等,當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不同於以往的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心理需求方面的問題被淹沒,對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就剩了“課上得咋樣”?其次,老師和家長們的焦慮和壓力,較之學生群體,更易被忽視,可對教育而言,這些同等重要,都需要針對性關照。 劉薇

觀點二 “安全感”缺失

  這些“破壞者”是誰?他們這樣做最終又有什麼好處?有人可能是為了金錢,有人可能是為了炫技,有人可能是為了圖樂子……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理由,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這其中,有一類人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就是一些本性善良,出於一時叛逆和衝動,而加入違法犯罪行為中的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