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外國天價鹽看花眼,買它們就是智商稅?
http://www.CRNTT.com   2022-09-21 17:16:47


  按照傳統觀念,鹽的來源不同,在營養成分和價值上,沒什麼大差別。按照“營養成分表”主要標注的就是這三種:含鈉;含鈉、碘;含鈉、碘、鉀。至於在2012年原衛生部修訂《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准》後,食鹽不再允許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強化劑。

  然而,市場和科學之間并非總是匹配的。在企業眼中,只有能轉化為購買力的才是“有用的科學”,相反,阻礙營銷推進的科學,尤其是學術理性,往往會被悄悄掩飾置換掉。所以僅僅按照化學成分來賣鹽,這個產業注定是無法發酵起來的。相反,和消費者的“心理成分”匹配起來,就能誕生出新的概念、新的生意。

  不過,首先就得有品牌故事,有想象場景,“塞浦路斯晶片海鹽來自塞浦路斯濃海水蒸發的海鹽,常常用來作為食物上桌前最後一道鹽;波斯藍鹽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一種岩鹽,僅產自伊朗、巴基斯坦等古老鹽礦;法國灰鹽來自法國的凱爾特海,它含水量較高,濕潤而脆薄,富含礦物質,是料理多脂肉塊的理想用鹽”。這樣一來,消費者迅速腦補,眼中泛光,欲望被觸動,需求被萌芽,種草就成功了。

  因此,不必去批評天價鹽,因為在目標消費者眼中,這些不是鹽,而是精神生活,比美食本身更加重要。富足階層的畢生都是追求極致精細化的。只要這個目標消費群不斷壯大,特殊鹽就會成為階層的符號。正如紅酒不是葡萄液,而是品味;白酒不是乙醇,而是社交;鑽石不是碳元素,而是幸福。甚至我們現在天天接觸的瓶裝水,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開始售賣了——那時候大家還只會煮自來水喝,可水的產業依然興旺至今。來自企業不斷的“科普”,讓這種本質就是H2O東西獲得了靈魂和地位,產生了非常豐富的細分市場。(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戚耀琪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