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懲“霸淩”祛“壁壘”,知網被查咎由自取
http://www.CRNTT.com   2022-05-17 16:14:12


  5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公布:依法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消息甫出,全網震動。隨後,“苦知網久矣”的青年學子、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種吐槽、控訴不絕於耳。如果不是此番“控訴”,普通人還真不知道“普通高校每年向知網納貢數百萬,中科院上交上千萬,大學生一次查重數百元”的真相。

  無疑,知網之所以成為千夫指的對象,與它多年來形成的“知霸”地位和運作模式緊密相關。知網的套路大致如此——與各類期刊、高校簽訂獨家協議,限制它們與其他第三方學術文獻數據庫服務平台合作,鎖定上游優質學術資源。同時,通過低價收錄、高價出售“兩頭通吃”的方式獲取超高利潤。

  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們對知識有價、知識致富并無異議。然而,知識的傳播和使用具有其特有的普惠和公益性質。普惠和公益的行業,變成了一個暴利的公司,卻是人們不願看到的事實。面對知網的“霸淩”,連中科院和不少著名高校都不堪重負,而在不少“書生”的眼裡,知網“真不是個東西”,但又徒喚奈何!

  從大方面來說,對於一個致力於民族複興的國家而言,知識的傳播和滋養對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是何等重要!這種人為制造知識傳播屏障壁壘的做法必須遏制。

  知網的所作所為,不僅是對天下學問人的敲詐,更是對文化傳承、學術創新的戕害。

  有關部門對知網是否存在壟斷尚在調查中,但是“強買強賣”的事實卻是明白無誤。接受調查中的知網發布公告稱:堅決支持,全力配合,“將以此次調查為契機,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徹底整改”。但是,人們對“整改”後的知網和公共學術成果共享機制難免憂慮。人們普遍期待的是,對於糧食、能源這樣的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能予以“保護”地位,對於博物館、文化館一類的機構施行免費開放的政策,那麼對於這樣一個重要的“學術民生工程”能不能加大政策幹預的力度,同樣做到普惠共享?(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朱永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