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西湖“移柳”風波,并非小題大做
http://www.CRNTT.com   2022-05-16 18:19:45


  近日,浙江杭州西湖邊7棵柳樹被移走換成月季一事持續引發關注。在網民的“雲監工”之下,景區連夜補植柳樹,西湖景區管委會稱沒有考慮到“西湖無小事”和市民對西湖柳樹的情結,對市民、游客表示歉意,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強化審批流程公示制度。

  幾棵小小的柳樹,為何引發如此大的風波?

  西湖之美,不僅在於清麗的自然山水,更在其豐厚的文化底蘊。2011年,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西湖志》曾言:“濱湖垂柳萬株,間以桃杏梅李。”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更是離不開“柳”這個主角。可見,“柳”早已成為西湖的“標配”。它不僅是一種自然景觀,更是一種審美意境。

  再者,2002年,西湖拆除圍墻、取消門票,成為中國首個免門票的5A級景區,真正實現“還湖於民”。正是景區與民衆的這種良性互動,才使民衆對西湖樹立起“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識,真正關心西湖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不讓其被任意破壞與糟蹋。

  當然,景區也并非拍腦袋決策。相關負責人解釋稱,這7株柳樹長在懸鈴木樹冠下,得不到充足光照,出現老化、空洞、“駝背”和嚴重傾斜,部分存在安全隱患,才想著將其移走改種月季。方案前期也通過了專家的認證,但公示制度還有待完善。

  這次風波讓“忽視民意”的西湖景區長了個教訓。事實上,無論是此前致多人被問責的“廣州砍樹”事件,還是湖北省荊州市耗資1.7億餘元(人民幣,下同)建成、又花1.5億餘元拆卸轉移的巨型關公雕像,很多公共場所栽樹、立雕像,都缺乏“問計於民”的環節,都是內部完成決策、開始大動幹戈,引發群情激憤,繼而被迫叫停。這種反複折騰的行為不僅勞民傷財,而且極大地損害了公共事務決策者的公信力。明明事前可以廣泛征詢民意,再綜合考量、謹慎決策,非得等事後“露餡兒”,再草草收場。這也是對漠視民衆參與公務事務管理權利的懲罰。

  “雕像的每一塊銅片,都是抽向我們的一記響亮的耳光。”荊州市官員曾如此反思關公雕像被拆案。此次西湖景區移走又重植的每一棵柳樹,也應成為抽向管委會的一記響亮耳光。呵護好一草一木,并非民衆小題大做,而是民意監督的力量,也是公共事務決策者應始終牢記的敬畏之心。(來源:美國《僑報》 作者:陳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