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平台和家長都應盡責
http://www.CRNTT.com   2021-06-07 18:49:18


  近日,有相關媒體報道,當前部分網絡平台青少年模式漏洞百出:在登錄時未設置強制實名認證程序;可自設密碼、隨意開關;青少年模式開啓後仍能瀏覽涉黃、恐怖類不良內容;青少年模式下轉賬、充值、理財等功能對未成年人全不設防……網絡平台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據新華社6月1日報道)。

  網絡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本是更好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必然之舉,但為何成為應付差事的“公關之舉”?這恐怕與網絡平台心口不一、盲目賺取網絡流量不可分割。近年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現象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出台了多項舉措,努力為未成年人打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部分網絡平台迫於壓力,紛紛進行了“優化”,推出了所謂的網絡平台青少年模式,但從目前的推行效果來看,大部分網絡平台所謂的青少年模式更像是“倒逼”之下的“交作業”,缺乏創意和誠意,在內容和技術設置方面更是存在諸多漏洞,難以保證未成年人不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傷害。

  其實,網絡平台賺取流量也不難理解,但如何“賺”則是網絡平台應該嚴肅思考的問題。未成年人頻繁地接觸網絡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網絡平台更應該在內容和形式上下足功夫,靠優質的產品來吸引未成年人,而不是靠鑽技術的漏洞來賺取流量。當然,青少年沉迷網絡,是否應該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於網絡?家長的監護職責去哪了?

  在網絡時代,家長往往會抱怨孩子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導致親子感情逐漸疏遠,孩子也變得越來越叛逆。但家長是否想過,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家長想解放雙手和時間,隨意把手機等電子產品丟給孩子玩耍導致的?當家長發現親子關系疏遠時,是否采取了恰當的措施來拉近親子關系?還是為了維持現有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管不顧,肆意放縱?因此,面對青少年沉迷網絡,家長也確實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