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偷偷收已取消的“漫游費”,是貪婪還是傲慢?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16:42:31


  2017年9月1日,曾讓億萬手機用戶不敢輕易跨區通話的“長途漫游費”,在“提速降費”的政策部署下正式取消,從此化作了歷史的塵埃。然而,2021年4月,移動用戶趙先生卻在無意中發現:本該早已取消的漫游費,竟然“陰魂不散”地以套餐形式在他的賬戶上多收了將近4年。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這項超期收取漫游費的套餐名為“親情省”,每月都會扣取用戶1元費用。一開始,這項套餐是作為漫游費正式取消前的“過渡方案”推出的,意義在於讓用戶以較低的費用漫游。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從常理上講,這樣的套餐自然應該隨著漫游費的取消自動消失。但是,當記者向中國移動客服提出疑問時,對方竟然表示:如果用戶不主動取消業務,即使業務已經“不存在”,費用還是會照扣。運營商如此理直氣壯地對不存在的服務收取費用,無疑是一種“霸王條款”。

  在手機高度普及的當下,移動通信服務已經近乎一種“剛需”。然而,擁有十幾億“剛需”用戶的各大電信運營商,卻不時在服務態度、運營資費等問題上被用戶吐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往往不在於服務價格的高低,而在於資費標准透明度與靈活性的缺乏。其中,名目繁多且“開通容易取消難”的各種套餐,便是此類弊端的集中展現。

  從契約關系的角度看,任何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契約,都應建立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公平自願交易基礎上。商家收費時,必須保障客戶的自主權,不能強買強賣,而且一旦收費,就必須提供相應的服務。以這一標准審視中國移動超期收取漫游費的情況,可以看到:中國移動在向用戶扣取“親情省”套餐費時,不僅沒有提供任何服務(因為漫游已經是一項“不存在”的服務),也并未充分行使告知義務,讓用戶明確知悉套餐已經無用,應當予以取消。在用戶眼裡,這種做法無異於守株待兔,利用用戶的“無知”賺昧心錢。

  當然,運營商有時未必真的是處心積慮,非要賺這點小錢。相比之下,這種做法的背後,更有可能是服務意識的缺乏甚至是傲慢。在記者追問此事時,移動客服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是系統問題。”意思是說這不是針對誰。但是,系統層面的問題,恰恰是最嚴重的問題——倘若一家企業僅僅因為“系統如此”,就能忽視用戶的利益和知情權,獲取本不應歸屬於企業方的利益,其性質恐怕并不會比惡意欺詐顧客好到哪去。

  在電信領域,用戶的選擇空間相對有限,轉換運營商需要付出的精力成本也較高。但是,這并不應該成為運營商忽視服務質量,怠慢甚至“忽悠”用戶的理由。趙先生一個人在“親情省”這一個套餐上,就無緣無故多交了幾十元費用。倘若把所有因為用戶忘記取消套餐,在無用或根本不存在的業務上被扣費的情況加起來,數額絕對不小。面對媒體的曝光與輿論的批評,不論是中國移動還是其他電信運營商,都應認真省視其服務流程,絕不能讓這種侵犯用戶權益的情況繼續出現。系統有問題,就該改系統,態度有問題,就該改態度。讓用戶交錢時交得明白,使用服務時用得放心,是服務提供商的基本義務,也只有做到這些,企業才對得起用戶為此支付的費用。(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作者:楊鑫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