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產球鞋遭熱炒漲價數十倍,受損的終是消費者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18:52:56


  國產球鞋火了。最近,國產球鞋成網友們追捧的對象,在球鞋二級交易市場,又興起一股炒賣國產球鞋之風。

  據媒體報道,某國產品牌球鞋發售價1499元,但在球鞋交易市場售價竟高達48889元,漲幅達31倍!另一款發售價為1699元的運動鞋,此時售價達29999元,漲了近17倍。如此漲幅,不禁讓人瞠目結舌。

  球鞋二級市場,指的是買家與買家之間的球鞋交易市場,有二級市場就有炒作溢價的空間,價格、成交量這兩項指標也成為一雙球鞋“火不火”的風向標。球鞋漲價31倍,這與球鞋本身的產品價值被市場認可有關,但從中也可以看到——炒鞋市場已近乎瘋狂。有相當一部分款式的國產球鞋在炒鞋商的炒作下,價格早已高於其價值,成了投資“標的”,而非一雙“能穿”的球鞋。

  炒鞋不是新鮮事,此前,關於因為炒鞋導致大幅度溢價的新聞也不少,但新聞的主角大都是國外品牌,如此大規模炒國產球鞋還是頭一回。這與近日消費者青睞國產品牌的消費環境變動有直接關系。網友力捧國產球鞋,導致不少國產球鞋的熱門款式早已售罄,市場中需求遠遠大於供給,漲價也在所難免,但翻5倍、10倍甚至31倍,早已背離價格規律。

  “哪雙款式有‘稀缺’價值就炒哪雙”,炒鞋市場從來不缺合格的投資“標的”——大牌、聯名、限量、配色變換、甚至品牌LOGO稍有變化,總之任何符合“稀缺”的因素都能成為“炒鞋”的標准。此次某些球鞋的價格早已是過度炒作的結果,此時購買,賺錢的還是炒鞋商和生產商,當泡沫退去,受損的最終還是消費者。

  從品牌方的角度來看,自己家生產的鞋子被炒作,似乎是件好事,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市場對品牌的一種“認可”。但從國產球鞋行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此時漲價囤貨顯得過於操之過急,炒鞋商也有抓住這次“國貨崛起”的機遇進行收割韭菜的意味。

  此時品牌方要在熱度中保持冷靜,看得更長遠一些。一方面,品牌方要意識到很多球鞋的稀缺性實際上掌握在自己手中,無論是“限量”還是“複刻”,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自己說了算,此時不能任由炒鞋商人借由其產品割韭菜。否則,此時的名利泡沫,最終或許會帶來更大的口碑傷害。

  另一方面,品牌方也要在這次熱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品牌效應,生產出設計、款式、配色、科技含量等都帶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價值理念的產品,讓品牌理念更深入消費者的心,地基打得牢,才能走得更長遠。(來源:光明網 作者:丁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