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喊著“支持國貨”炒鞋,實質是“算計”同胞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18:48:36


  近日,部分國產品牌球鞋漲價和缺貨的消息,在網上備受關注。一些網民發現,李寧、安踏等國產品牌的有些“限量款”球鞋價格飈漲,其中某品牌一款球鞋的價格漲幅達31倍。

  伴隨著國產鞋被熱炒而至的,是原本作為假冒偽劣代表的“A貨鞋”,在許多帶貨主播那裡,莫名其妙地一躍成為“國貨之光”。相信許多人都刷到過這樣的文章或視頻,因為是中國生產,就把違法侵權品牌、質量不過關的“A貨鞋”捧為“愛國鞋”。

  但事實上,這些“A貨鞋”經常使用不達標的原材料,他們不僅盜版國際一綫運動品牌,同樣也侵犯了國產品牌權益。

  本來作為使用品的球鞋被炒作成“期貨”,就已經是背離產品價值的一次異化,其本質無非是擊鼓傳花的游戲:炒作者囤積居奇、制造稀缺市場氛圍、從而尋求下家接盤。

  “洋鞋”不該被炒,國產鞋同樣不該被炒,“鞋穿不炒”,本該對洋鞋和國產鞋一體適用。畢竟,擊鼓傳花之下,泡沫總會破滅,最終總有人會淪為“韭菜”。

  相形之下,這次綁架著“國貨”名義的炒作,也是球鞋的二次異化。某些人一邊喊著“支持國貨”,一邊卻是算計同胞。考慮到國產品牌球鞋的主力消費群體,是包括在校就讀的大學生、中學生在內的年輕人,此舉危害更大。

  事實上,這樣的炒作,對品牌方來說也并非好事,相反還可能成為品牌轉型升級的毒藥。在炒鞋的產業鏈上,看起來一雙鞋產生了數十倍的溢價,但作為品牌方實際上并不可能從中獲得收益。相反,更多的“A貨鞋”看到有利可圖跟風進入造假,只會進一步對品牌造成衝擊。

  炒鞋現象的出現,看似是對國貨的追捧,實則是對國產品牌的“捧殺”。不僅會衝擊國產品牌的可信度,還會影響企業的供應鏈,左右企業的市場判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