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炒鞋,一邊“支持國貨”一邊算計同胞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18:46:21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在某網購社區中,李寧一款限量籃球鞋,最高售價達到29999元,相比發售價漲了近17倍,最近購買記錄近300條。更誇張的是,另一款鞋售價高達48889元,比發售價翻了31倍。此外,實體商場內的部分國產品牌旗艦店也出現了搶購、斷貨情況,以至於有消費者感慨:“國貨也買不著、買不起了。”

  幾乎是一夜之間,消停了好一陣的“炒鞋”話題又回來了。這一次被炒的,是以李寧、安踏為代表的國產鞋。此輪炒鞋潮有一個重要的關聯背景:一些跨國企業惡意抵制新疆棉花,廣大消費者用腳投票,放棄購買相關品牌的服裝和鞋子,轉而支持國產品牌。一些炒鞋客卻將此視為“商機”,通過囤貨、提價等方式試圖大賺一筆。當這樣的市場行為失控,或是有人惡意從中操縱,就可能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因此無辜成了炒鞋客的“接盤俠”,無疑會面臨金錢上的損失。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名詞叫“鬱金香效應”——17世紀,鬱金香被引入西歐,由於稀缺而受人追捧,有人趁機大肆囤積導致鬱金香售價一路飈升。就在人們以為價格還會上漲時,突然的拋售讓鬱金香市場崩潰,許多此前高價購入的人因此傾家蕩產。

  2019年,一些外國品牌的限量鞋曾引發一波瘋狂的炒鞋潮,此外,普洱茶、白酒、比特幣等也被“炒”過,這些不過是一朵又一朵的“鬱金香”。隨著商品價格與實際價值偏差越來越大,球鞋、茶葉、白酒仿佛成了“期貨”,分期支付、先給錢後發貨、集資團購等金融手段紛紛加入,但由於沒有正規的市場監管,炒客們背負的風險越來越大。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曾專門發布金融簡報,提醒注意炒鞋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金融詐騙、杠杆化等違法問題或金融風險,一些炒鞋客“空手套白狼”的做法也被曝光。盡管如此,彼時的炒鞋熱潮退去後,依然有年輕人因手上的鞋價格暴跌而負債,有人因受騙“鞋財兩空”,也有人面臨法律的制裁。

  “鬱金香”的美不在於售價。近年來,不少國產運動品牌在技術和設計創新上取得長足進步,憑實力成為國潮品牌。如今,有更多人關注國貨本是好事,但如果投機者通過非正常手段把持貨源,讓國產鞋的價格高到畸形,無疑會打擊消費者的積極性,最終讓向好發展的整個行業遭受損失。如果炒國產鞋的風氣刹不住,無論買不買鞋,人們的愛國情懷恐怕都會受到傷害。

  愛國應該表現在行動上,而不能一邊喊著口號一邊算計自己的同胞。無論是炒鞋、炒酒還是炒茶,監管部門都應及時出手潑水降溫,品牌方、經銷商更不能坐視不管甚至推波助瀾——來之不易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需要共同維護。(來源:工人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