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送溫暖”,怎麼送才“保暖”
http://www.CRNTT.com   2021-02-09 20:17:18


  2月5日,一則“東莞幹部慰問困難家庭”消息,因文中出現疑似“別墅”配圖引發社會關注。2月6日,東莞市長安鎮上角社區居民委員會發布情況說明稱,受慰問老人非貧困戶,非低保對象,因車禍受傷後在女兒家養傷;因表述不當,沒有將困難人員與重大疾病群衆歸類劃分,引發誤解,并對此事致歉。

  春節將至,按照以往的慣例,各地紛紛開展春節慰問活動,向困難群衆“送溫暖”。本來,走訪慰問困難群衆是扶貧幫困、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也是各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體恤民情、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徑。然而最近,個別地方接連出現基層政府慰問“困難家庭”被網友質疑并不困難的事件。

  無論是此前的青島“困難戶家中擺高檔酒”被質疑,還是現在東莞“困難家庭住豪華別墅”引發的質疑,其直接原因就是“困難戶”跟“家中擺茅台酒瓶”、“帶樓梯別墅、皮質沙發”的反差太大,盡管目前兩件事情當地相關部門均作出了“情況說明”,但仍難消弭質疑之聲,比如,春節送溫暖“臨時走訪慰問對象”到底如何篩選,其中是否存在貓膩?女兒家庭情況不錯,能不能算“困難戶”?應該說,公衆的這些質疑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此前確實有一些地方曾出現“開寶馬領低保”“開奧迪當貧困戶”等極端案例,這兩場風波也說明了,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透過這兩起事件的輿情發酵過程,我們是否更應該反思,“送溫暖”活動,怎麼送才“保暖”?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開展“送溫暖”活動,需是“精准幫扶”,只有精准對接真正的困難群體,才是雪中送炭、兜底保障,否則便是脫離必要性和實質性的形式主義。兩地的解釋,都表示被質疑的人員是患有重大疾病的“春節送溫暖臨時走訪慰問對象”,這就涉及到慰問名單的制定是否合理了。盡管兩地在後期回應中都對確定慰問對象的程序作出了詳細介紹,但從反轉的過程和結果的傳播來看,也是對基層工作的一種提醒,將慰問的評選條件、慰問人員名單、慰問物資禮品等進行全面公開晾曬,以細致之心,做公道之事,讓慰問的整個過程都經得起社會的監督,才是消除誤解與爭議最好的“良方”。而且,送溫暖也不是非要和慰問對象站在一起拍幾張照片才算好,這樣的走訪慰問無疑有很強的作秀成分。

  當然,公衆也應該改變對困難戶的“刻板印象”,如今的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且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困難戶”只是一個相對概念,不一定非得“家徒四壁”,只要家庭條件確實困難,只要經過恰當的程序,他們就有獲得幫扶的權利。

  一言以蔽之,細節決定成敗,“送溫暖”也是如此。選擇精准,公開公平,經得起社會監督,而不是搞貓膩錦上添花,用真心真情去“送溫暖”,這樣的“溫暖”才能久久溫暖群衆的心。(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董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