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地鐵禁聲,文明潤物細無聲
http://www.CRNTT.com   2020-12-03 18:46:51


  據央視報道,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施行,其中明確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新版《守則》一經頒布,引發社會熱議,如“真的被上海圈粉了,各種政策法規出台執行都很迅速,而且真的是有用的”“這才是一個文明城市應該評選的真正標准”“值得全國推廣”……

  “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等影響運營安全、運營秩序的條款,是這次《守則》修訂的新增內容。去年10月,交通運輸部發布《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要求乘客使用電子設備時不得外放聲音。在借鑒相關規定的基礎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對《守則》作了修訂,具體體現在新版本的第七條,“禁止擅自設攤、停放車輛、堆放雜物、賣藝、散發宣傳品或者從事營銷活動,大聲喧嘩、吵鬧,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同時,新版《守則》明確規定,乘客違反條例及相關法律規定的,將予以處罰。

  一直以來,“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為人們所厭惡。現在上海對這種不文明行為說不,其他地方也紛紛叫停,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武漢等地相繼出台相關規定。

  的確,法律的威嚴能够提醒人們在公共場所舉止文明,是一項有效的社會治理策略。但光靠法律還不够,我們要反思的是,這本是市民應有的基本素質,而今為何要靠法律來強制?

  文明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法律規定也不是萬能的。此前,個別地方通過立法對隨地吐痰進行罰款,而執法力量難以實現全覆蓋,結果相關執法只能不了了之。

  對包括街頭賣藝、流浪商販、散發傳單、亂停車輛、亂堆亂放等諸多不文明現象開展整治,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如何正確打開文明習慣的養成方式,顯然離不開主動自覺的行為,而每個人應多想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對他人造成幹擾。

  “潤物細無聲”,文明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除了用法律手段加以規範和引導,還應該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明的種子植入群衆的心田,讓文明的自覺在群衆心中扎根發芽,由己及人、由點到面鋪開去,以實際行動感染他人,從而形成“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社會效應。(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謝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