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戴頭盔看房”事件持續發酵 難以拒絕的人臉識別“越界”
http://www.CRNTT.com   2020-11-27 21:41:58


  近日,一則“戴頭盔看房”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牽扯出人臉識別與大數據的使用爭議。

  近看這則新聞,房企之所以要“看臉”,主要與其分銷模式有關。據媒體此前報道,新樓盤上市,房企除了投入大量資金做營銷宣傳外,還會聯系各類賣房平台中介作為“分銷渠道”。加裝人臉識別則是為了區分自然到訪和分銷客戶,以防自然到訪的客戶為了優惠又找渠道分銷。

  而房企很可能要為此支付一大筆分銷提成,所以也不差這幾萬塊的人臉識別系統。而人臉識別的存在,其實就是為了幫助房企判斷購房者的類型、屬於誰的客戶,以及傭金應該發放給誰。簡而言之,售樓部為了防止“飛單”加裝人臉識別,而客戶為了保護個人信息,只好戴著頭盔看房。

  視頻中“頭盔俠”看上去相當滑稽又無奈,像是一場高科技與人類的黑色幽默。如果不是這條視頻“走紅”網絡,售樓部安裝無感人臉采集系統的常見操作,可能不會引起如此巨大的輿論風波。由此引發的,人臉識別、大數據采集等隱私濫用,也在反反複複的聲討聲中再度被引爆。

  “科技是把雙刃劍”的命題在很多中外影視劇中被探討。每每高科技的出現都會帶來料想不到的精彩生活和極大便利性,而當它們無孔不入、無聲無息地滲入人類日常生活,往往讓人窒息和無處躲藏。在這個科技帶來各種美好的新世界裡,一直潛伏著濫用的危機。

  幾天前,“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未經同意將原指紋識別入園方式變更為人臉識別方式,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被判賠1038元。金額雖然不大,但這起訴訟案件因為牽涉人臉識別技術運用邊界問題,引發各方關注。

  臉不要隨便就“刷”,可能存在巨大隱患,是“人臉識別第一案”給予全社會的司法認同,但在現實中,刷與不刷,消費者的選擇權如何保障依然困難重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