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家藥品集中采購 政策聯動呈“燎原之勢”
http://www.CRNTT.com   2019-09-30 16:53:47


  3個多月時間,全年采購量完成過半,“4+7”藥品放量的速度之快令人驚訝。如此快速放量確實讓有些人在面對市場變化時措手不及,也讓在醫藥市場中博弈的各方主體感受到了不同的衝擊。“4+7”采購進度遠超預期說明了什麼?新的采購模式和價格給各方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轉移,購藥湧向試點城市醫院

  “采購進度超出預期并沒有讓我感到意外,畢竟不少藥品確實出現了跳水式的降價。”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品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陳昊舉例說,在原有價格水平的基礎上,我國患者對高血脂進行幹預,每天的藥品費用需要10元~20元;而根據“4+7”兩個他汀類藥物的價格水平,“患者每天的藥品費用可能只需一兩元,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用藥需求的釋放”。

  除了上述最主要的一點原因,陳昊坦言,因為存在巨大的價格差,試點城市對周圍患者的“虹吸”現象,不法分子倒賣藥品,都助推了“4+7”的快速放量。

  3月底的一天,江蘇省東台市一位市民到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自費購買了3盒恩替卡韋分散片,每盒17.36元,3盒共52.08元。當天,他又來到東台市人民醫院,買了一盒同一廠家、同一劑型規格的藥品,價格為310.8元,經醫保報銷後自付115元。兩地相距僅200多公裡,同一藥品的價格相差近18倍,一度讓這位東台市民感到迷惑不解。

  於是,非試點地區的患者開始行動。陝西省西安市某三甲醫院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4+7”政策執行後不久,衆多周邊地區的患者就紛紛向西安市“靠攏”了,“即使不能享受醫保政策,藥品費用也遠低於當地購藥報銷後的花費”。而且,大部分試點城市都沒有將零售藥店納入政策聯動,這也使原來習慣在藥店購藥的患者大量轉向醫院。

  據記者粗略估算,在25個試點藥品中,有8種藥品的中選價格與其在非試點地區零售價格相差4倍以上,最高相差18倍;如果換成與原研品種的零售價格相比,有9種藥品價格相差5倍以上,最高相差40多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