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數據也可應對“豬周期”
http://www.CRNTT.com   2019-09-03 21:43:59


  近一段時期以來豬肉價格高位運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了保障豬肉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從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商務部近日表態稱,將密切跟蹤市場動態,會同相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供應。一些地方也通過豬場貸款貼息、采取“限量限價”的臨時價格管制措施等,來保證豬肉供應。

  坦率而言,此輪豬肉價格漲勢的確有些“猛”,對於習慣了食品供應極大豐富的消費者來說,情感和心理上難免產生一些落差。但需要明確的是,此輪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源於非洲豬瘟疫情和生豬生產的周期性因素叠加共振所致,并不是我國生豬生產的產業結構出現了大問題。相信,隨著中央與地方各項調控措施的出台與市場規律發揮作用,豬肉價格會逐步趨於平穩。

  但是,不可否認,眼下豬肉價格的劇烈波動,已經對部分消費者的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雖然消費者不必擔心“長期吃不起豬肉”,但如果,能够在豬肉價格劇烈變動之前,將問題解決在前端,自然更是消費者所樂見。這個思路,或許可以通過鼓勵相關大數據和智慧農業等產業發展來實現。

  “豬周期”的存在其實就是市場供求信息的不透明。但是,這一生產和供求信息的斷裂,在大數據時代,或許并非不可鏈接。

  應對“豬周期”,歷年的豬肉價格、“豬周期”次數以及大數據技術或許可資利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已經出現了數輪“豬周期”,而每個地方的生豬生產規模,也都可以統計,這些歷時與共時性的數據,都可以形成一個數據池,為大數據預測、調控豬肉價格,提供參考與對標的基礎。

  這些數據,至少可以從兩方面發揮作用。第一,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市場若能綜合不同地方農民的養殖規模數據規劃養殖,或許就可以實現各地養殖信息的共享與透明,讓農民養殖生豬少些盲目。第二,技術成熟的前提下,通過相關數據也能提前對生豬市場走勢進行預判與分析。事後來看,去年年初,我國生豬生產就已經開始進入新一輪去產能,如果市場能通過大數據手段及時感知這一狀況,并發出相關信息和預警,便可能幫助生豬生產商明確生產預期,合理規劃生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