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家別老想著教育消費者
http://www.CRNTT.com   2022-07-19 16:58:56


  近日,有媒體發布了一條關於張小泉總經理的采訪視頻。對方聲稱,中國人的切菜方法不對。之所以米其林厨師切的肉片更薄、黃瓜片更透明,是因為前面有個支點,“我們把刀前面的頭斜過來,那不是設計感,那是消費者教育。”

  幾天前,“張小泉客服稱菜刀不能拍蒜”的新聞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調侃“刀拍黃瓜這道菜要改名了”。在這個風口浪尖,張小泉總經理的這條舊日采訪視頻被翻出來,自然更加刺眼:原來菜刀不能拍蒜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中國人的切菜方法。張小泉,你是不是“高級”得太狂了?

  日常切菜本就是一種個人習慣,怎麼切是切菜人的自由。張小泉總經理所說的“肉片更薄、黃瓜片更透明”,在餐飲界也許是評判刀工高下的標准,但用它來要求普通人,未免管得太寬。

  更有網友指出,張小泉品牌成名於1628年,而米其林這家輪胎公司,1900年才涉足美食評級,為什麼張小泉的制刀工藝要看米其林厨師的眼色?為什麼中國人的菜刀不去順應中國人的習慣,卻反過來要教育幾億人改正“錯誤”?這到底是對自身的文化和實力沒有自信,還是高高在上太久,忘了自己根植的是哪片土地?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產品營銷界有一句流行語:永遠不要輕易教育用戶。消費者才是品牌的衣食父母,品牌應該提供順應用戶需求的產品、服務,而不是強行營造一個自以為很棒的消費場景,然後生拉硬拽讓用戶進去。那時候,用戶只怕會跑得飛快,畢竟很少有人願意花錢來聽你上課,學習怎麼做一個配得上你家產品的人。

  上一個因為教育消費者而“翻車”的,是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當時,面對特斯拉的質量爭議,她表示:“對於一些功能,要加強消費者教育。”對於新能源車這樣的新興事物,多一些知識普及沒什麼問題,但“教育”兩個字深深刺痛了大家的心。張小泉此次引發的輿論批評,也是同樣的道理。消費者已經對你的產品有疑慮、有不滿了,你還要教育別人,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