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菜刀拍蒜即斷 張小泉如何守住中華老字號?
http://www.CRNTT.com   2022-07-19 16:52:04


  “張小泉菜刀拍一下蒜就斷了”“張小泉客服建議不要使用菜刀拍蒜、拍黃瓜”……近日,因為菜刀產品的“冷知識”,張小泉(SZ301055,股價17.02元,市值26.55億元)被動登上熱搜,而在它的直播間,幾乎都是在詢問“拍蒜”相關的問題。盡管非議聲較多,但從產品說明展示到客服的處理,其實張小泉沒有什麼大的毛病可挑,在公司網店的產品介紹頁面,明確載明了“使用禁忌:請勿使用刀具進行拍、敲、撬等動作”;那位拍蒜將菜刀拍成兩截的顧客,是在2020年9月購買的,已超過3個月售後期限,但張小泉方面稱,為向消費者表達歉意,“已安排無條件退款”。

  類似的問題,在那些賣價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國外高端刀具上也曾出現過,但引發的關注度遠不如張小泉這麼高,原因在於,張小泉對於自身品牌的定位與產品的實際效果形成的反差過於鮮明。“四百年中華老字號”是張小泉最重要的品牌特質,其內涵是“張小泉的產品十分貼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但這樣的產品恰恰忽略了中國人用菜刀拍蒜的習慣,也和其一直宣傳的“良鋼精作”的品質保證有預期上的巨大差距。

  “中華老字號”是現代張小泉公司的起點,也是公司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中華老字號數量并不少,但真正成功商業化并在市場上占據強勢地位的并不多。作為現代公司的張小泉,其產品形態的變化,與其資本化進程密切相關。

  和很多老字號品牌一樣,國有企業時代的張小泉存在經營效率低下、虧損、產品老化的問題,2007年民營資本富春控股入主張小泉集團(張小泉控股股東)後,通過引入均瑤集團等外部投資者、并購上海張小泉、張小泉文創等一系列資本運作手段,既解決了張小泉商標糾紛、同業競爭等歷史遺留問題,也充實了公司的資本實力,讓公司有更多資源用於開發新的產品綫。

  打造更高強度的刀具,提升刀具的鋒利程度,就可以獲取更高的產品溢價,歐洲以及日本刀具品牌的成功路徑為張小泉所成功借鑒。2018~2020年,公司超過300元的產品占銷售額的比重從5.53%增長至6.71%,且產品毛利率始終穩定在40%以上。對制造型企業來說,這樣的高毛利并不多見。

  過剛易折。為了獲取高毛利而過於強調產品鋒利、輕便,其代價就是損失韌性,“拍一下蒜就斷了”的結果也就成了必然。為產品注入更多科技和設計元素,這是制造業產品升級換代、邁向高端的必由之路。但產品升級不能忽視市場的實際需求,尤其是根植於中國市場的老字號,更不能脫離本土化這一根基——在國外高端刀具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價差空間,張小泉領本土品牌之先占據了這一空白地帶,但要守住這一市場,資本化已經很成功的張小泉,完全有必要造出既鋒利又能拍蒜的好菜刀。(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杜恒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