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野雞大學”還要招搖到何時?
http://www.CRNTT.com   2022-07-15 19:50:32


  十年寒窗,終見分曉,今年的高校錄取工作已開始。7月11日,雲南省招生考試院發布的最新高考錄取日報顯示,多所高校在提前批次內共錄取雲南考生251人,其中北京大學錄取6人,清華大學錄取2人。

  每年高考錄取季,別人家的娃娃總是讓人羨慕,自家的娃娃總讓父母操心。當然,騙子們也在惦記著。媒體報道,網上一所名為“河南傳媒大學”的學校,從今年高考前夕開始,通過其網站不斷發布有關辦學、科研、招生消息,然而在河南省內,此前從未聽說過有這麼一所大學。另外,網友稱該網站的內容大量盜用廣西某高校網站信息。

  “野雞大學”又現身了,這是很多人見到這條新聞時的第一反應。

  假的真不了,特別是在網絡發達的當下,不管“野雞大學”包裝得多完美,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始終經不住陽光檢驗。比如這所“河南傳媒大學”,網友一扒,再聯系權威部門核實一下,真相立即大白天下。“河南傳媒大學”,算是玩咂了,官方網站無法正常打開瀏覽,河南教育部門將進一步了解情況。期待調查結果早日公布,給社會一個交代。

  目前看來,“河南傳媒大學”是今年高招錄取階段被曝光的第一個案例。但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虛假大學仍在招搖過市?前幾年,媒體廣泛報道說全國有392所“野雞大學”,并按照省份列出名單。這衆多的“野雞大學”,是不是都銷聲匿跡了?或者是換個馬甲,又出來行騙作惡了?

  “野雞大學”,實際上只存在於網絡之中——沒有注册,沒有真正的辦學地點,沒有在校教師和學生,不法分子只是拷貝一些代碼,建立一批虛假網站,實則是為了進行網絡詐騙。成本較低而獲利較高,導致“野雞大學”層出不窮。如果追溯歷史,《圍城》中的“克萊登大學”怕是可以算“野雞大學”的“祖師爺”了。

  年年在喊打,卻是“野火燒不盡”,總有少數“野雞大學”興風作浪,這也與一些人對高等教育缺乏足够了解、對招生政策有誤讀等情況有關。種種原因,導致有些人被動地成為“野雞大學”的生源,當了受害者卻又羞於啓齒,自己選的“大學”只有無奈“讀下去”;更有甚者,明知是假的,卻“裝傻”交錢上“大學”……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只要進了那道門,無形中就在提供生存土壤,為“野雞大學”“輸血續命”。

  “野雞大學”的存在,是對陽光招生政策的褻瀆,為法治社會所不容。采取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是相關部門必須持續做好的工作。同時,家長、考生也要擦亮眼睛,自覺抵制,讀大學要走陽光大道,絕無捷徑和歪門邪道。只有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形成合力,讓“野雞大學”成為過街老鼠,才能最大限度壓縮其生存空間,起到斬草除根的效果。(來源:昆明日報 作者:昆明日報評論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