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明星餐廳不能光靠“榜單”,更要靠“菜單”
http://www.CRNTT.com   2022-06-20 19:20:13


  過去的一周,胡海泉的品牌“本宮的茶”因偷漏稅被罰,陳赫創立的賢合莊也因為被曝割加盟商“韭菜”,連續多天上了熱搜。這兩年,明星餐廳急速縮水,不少明星餐廳在“急流勇退”之後,留給市場的只是“一地雞毛”。

  明星開餐廳,本來就有著天然的優勢。每逢新店開張,明星本人過來宣傳,有的還會依靠個人的人情關系,帶上好些個明星一起宣傳。因而在開業初期,這些明星餐廳的生意往往十分火爆,并能迅速站上當地的餐飲榜。翻看一些點評網站,“終於和朋友去了最近比較火的明星火鍋店了”等評價經常可以看到,不少人更是因為這些評價去明星餐廳消費。

  看似門檻不高的餐飲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實際上并不容易,需要的是經營者親力親為,特別是根據消費者的口味及時調整菜單。這對於檔期已經十分滿的明星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明星餐廳之所以被廣為吐槽,與這些年來的頻頻“翻車”不無關系。一些明星餐廳因為疏於管理,曝出了不少的質量問題,像售賣變質食材、用牛血代替鴨血、食材多次檢出大腸杆菌超標等等。

  在許多明星餐廳中,客單價并不是明星們看重的,加盟費才是收入的大頭。為了獲得更多的加盟費,這些明星餐廳往往有鋪天蓋地的營銷手段。一些明星餐廳更是成為了“不是賣吃的,而是賣加盟的”圈錢工具。

  從不完全統計來看,近20年來有報道的40多位明星開的餐飲門店,其中85%以上的餐廳最終關門、品牌消失,而這些餐飲品牌的存續時間多在2到5年,有的甚至剛開1年就告倒閉。在“關店潮”的背後,不少希望借明星“流量”而吸引顧客的加盟商往往“血本無歸”。一位跟著明星開火鍋店的加盟商,在網上曝出一年虧掉400萬元。

  沒有一直紅的明星,卻有口碑相傳的百年老店。明星開餐廳,不管如何包裝、營銷,本質還是餐飲。刷出來的榜單只能吸引顧客來一次,美味的食物、舒心的服務才是贏得顧客和長久生存之道的根本。(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方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