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考掛鈎上訪”既有損教育公平,也是一種濫政
http://www.CRNTT.com   2022-06-17 18:13:41


  6月14日,河南洛陽偃師區一社區的中考降分報名通知引發輿論關注。該通知稱,因該社區是無訪社區,戶籍在該社區的中招考生,第一志願可以降3分錄取。當天下午,洛陽偃師區教體局工作人員表示,輿情出現後,已經暫停降分政策。

  初看這一政策,或許還有人驚喜“有這等好事?”但好事還是壞事,細思極恐:誰願意把孩子的中考跟鄰居們是否上訪掛鈎連坐?這對於不是“無上訪區”的孩子來說,公平何在?

  教育公平是社會良心,是不可觸摸的紅綫。多少學生十年寒窗,比拼的就是三五分的水平,“一分下去,萬名開外”,這三五分,牽扯到的是一批孩子能否上高中,上什麼樣的高中,甚至命運前途,絕不能因為一個無關教育的“無訪社區”就給抹了去。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教育更公平、全面發展,而今天,卻有地方政府部門視這一重要的“公平”於無物,制定出這樣的政策,不僅傷害了考生權益,更損害了公信力。

  另一方面,將居民上訪這一基層社區治理問題,與中考成績掛鈎,甚至搞社區連坐,可謂妥妥的濫政。社區存在問題,居民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有關機關、單位應當依規依法處理,推動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而不是回避問題,通過完全不相幹領域的利益來交換,通過連坐來綁架。

  更可悲的是,相關報道顯示,這一政策雖是到今天才引發輿論關注,但在一些地方卻已實施已久。中國青年網2019年的報道《河南淅川“生源爭奪戰”再升級,“無訪村”可降5分錄取》就顯示,南陽淅川縣“無訪村”降分政策早在三年前就有過。

  輿情出現後,政策喊停了。輿情若不出現,這一破壞教育公平、懶政又濫權的政策是否就此實行了?公衆需要的不僅是一個“思慮不周”的解釋,也需要相關部門對政策制定者嚴肅追責,對問題深刻反思,從而避免下一次“思慮不周”。(來源:齊魯晚報 評論員:孔雨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