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考生成績豈能和“無訪”掛鈎
http://www.CRNTT.com   2022-06-17 18:10:22


  6月14日,南都記者報道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南陽市唐河縣、淅川縣,戶籍在信訪“無訪”村(社區)的考生,中招考試可降分錄取,并已有“68名2018年度中招考生享受到了加5分獎勵”,此事引發廣泛關注。

  教育政策與信訪政策不可“拉郎配”。為“無訪”社區中考生降分,是將教育政策與國家信訪政策這兩個相互獨立的政策“拉郎配”在一起,就是以中考降分作為補償,去獎勵信訪工作做得好的街道和社區。這一做法既損害了教育政策的權威性和公平性,也使得信訪政策受到扭曲。“無訪”降分政策意味著,考生接受什麼教育,不僅取決於自身努力,還取決於不相關的社區其他人是否出現上訪,這將導致鄰裡之間、基層社區與居民之間的隔閡和不和諧氛圍,不利於平安社區建設和淨化社會風氣。降分政策歪曲了我國信訪制度,阻斷了當地政府通過信訪渠道了解政策和制度的執行信息,并沒有化解社會的分歧和不同意見,不僅破壞了社會的衡平法則,而且掐斷了信訪制度的一個反饋渠道。

  基層政府和社區組織不可“懶作為”。信訪是送上門的群衆工作,做好了就是真正踐行了黨的群衆路綫教育實踐活動。信訪制度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民衆反饋社會問題和社會不公,維護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達成民間和解,促成民間和政府相互溝通的重要橋梁。在基層,公民權利和利益一旦受到不公平對待,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訪,尋求政府支持。基層廣大黨員幹部和信訪工作者要時刻將信訪責任扛在肩上,成為維護基層安定團結的重要保障。要牢記責任、勠力擔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辦法,把群衆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堅決向將信訪看作是一種抹黑行為,認為沒有反對聲音和批判聲音就是造福一方的“鴕鳥般懶政”說“不”。

  地方政府的信訪規定應避免“隨意性”。基層街道、社區出台信訪工作規定不能任性。“無訪”社區中考生加分,此舉將影響民衆信訪權是否行使,是一種“反向連坐”。這就是在間接施壓,讓老百姓都不要去上訪。這種迫於孩子中考成績以及前途命運換來的無訪社區,是一種“假無訪”。近年來,國家從推進中高考公平出發,不斷加強中高考加分管理,撤銷了一些加分項,學生的特長發展和綜合素質良好也不再通過加分形式加以鼓勵,而是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為了做好某項工作,把這項工作與學生中考成績掛鈎,這顯然影響中考公平。真正意義上的“無訪社區”應該是,人民群衆的矛盾,正當合理訴求,都能第一時間得到疏解和回應,不需要去上訪。這樣的“無訪社區”,是更幸福更和諧的“社區”,而非字面意思上理解的沒有上訪案件的社區。

  信訪工作是密切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衆聯系的特殊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做群衆工作的重要窗口和陣地,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和有力保障。廣大黨員幹部和信訪工作者要全心全意做好信訪工作,為建設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貢獻力量。(來源:華聲在綫 作者:許華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