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儲戶“被紅碼”:必須維護健康碼的科學性嚴肅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6-15 18:08:56


  6月1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反饋稱,多名前往鄭州溝通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儲戶被賦“紅碼”。此事迅速引發輿論關注。鄭州市12345熱綫對此回應稱,已接到多個相關來電,“對具體情況并不了解”,但“經過查證是因大數據信息庫出現了一些問題”,“正在積極改進中”。針對有關相關儲戶被賦“紅碼”是相關防疫規定導致的說法,鄭州12345熱綫表示,目前沒有接到“外地來鄭州一律賦紅碼”通知。此外,鄭州12320衛生健康熱綫則稱,不太清楚是哪個部門進行的賦碼。

  然而,上述回複顯然還不足以平息質疑。目前網絡流傳的信息顯示,“紅碼”似乎“精確”指向了相關儲戶。有接受媒體采訪的儲戶表示,自己在掃碼填報個人信息後,其場所碼或豫康碼顯示為“紅碼”,“賦碼原因”為“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醫學隔離觀察的入境人員”等,但同行赴鄭州的非儲戶人員健康碼卻未受影響。此外據媒體報道,還有多名沒有前往鄭州的儲戶在填報信息後被賦為“紅碼”。

  真實情況究竟如何,需要更加深入的調查和更權威的答複。健康碼是通過公衆讓渡部分個人信息權利,以服從社會公共衛生安全需要而設計的技術手段,它只能被用於防疫目的。在防疫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是相關部門的責任所在。毫無疑問,如果任由“濫用賦碼權力”的猜測在互聯網上流傳,時間越長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就越大。因此,無論網傳的情況是否符合事實,當地都有必要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回應。

  健康碼相關信息是否有被濫用的可能,這絕非小事。如果真有人試圖將健康碼用於防疫之外的目的,這種行為不僅違背社會道德,更涉嫌違法違規。實際上,對於健康碼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准委)發布的《個人健康信息碼》系列國家標准中,就有明確規範,即個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應符合國家標准《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而後者則明確了對個人信息訪問應采用“最小授權”的策略,那就是“僅具備完成職責所需的最小的數據操作權限”。

  必須要說,絕不能擅自挪用健康碼信息,這在全社會上下有著高度共識。實際上,在相關信息的處理上,全國絕大多數地方在個人隱私保護上越來越慎重,比如最近公布確診病例流調時,很多地方都盡可能抹掉一些與防疫無關的信息披露。也正因為這個共識如此之強大,人們才對任何可能突破這一底綫的苗頭十分敏感,任何人都不應對在這個問題“瞞天過海”存在僥幸心理。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健康碼的作用舉足輕重,必須維護其科學性和嚴肅性,絕不能讓一些局部的基層糾紛,或者“技術錯誤”,影響公衆信心和抗疫大局。河南省衛健委表示,已將投訴反饋至相關部門,目前正在調查核實中。這個過程應盡量加快,并及時向公衆通報進展。如果是技術問題導致的,要拿出有說服力的完整證據鏈;如果這個過程中確實存在違規操作,則必須盡快予以糾正。(來源:環球時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