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事關兒童身心,須少一些劍走偏鋒
http://www.CRNTT.com   2022-06-06 19:08:25


  正值“六一”兒童節,一則江南布衣童裝上印有不當圖案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有報道圖片顯示,一條女童連衣裙上,一個孩子跌倒在前面,四肢扭曲,後面兩個孩子觀望,衣服上還有一段譯文為“我很害怕,我希望他們停下來,我不想這樣掉下去……”的英文。有網友表示從如此圖案毫無童趣可言。隨後,浙江杭州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服裝公司展開現場檢查,并發布情況通報,責令該公司對相關509件問題童裝做下架處理,并稱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

  穿衣不只是為蔽體和保暖,還能體現個體的審美和精神風貌。成年人講究衣著搭配,孩子們也不例外,只不過在穿衣選擇上,年幼的孩子更多地要聽父母安排。應該承認的是,衣服的設計、圖案等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他人的觀感,也會影響穿著者的內心。現實中,一些成年人對諸如暗黑頽廢等衣著元素有所偏好,這或許無可指責,但一旦強加給懵懂的孩子,顯然不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們對充滿刺激、衝突、壓力的東西的感知力往往更深,只是很多時候因表達能力所限,這種不安情緒不會直白、明顯地表露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問題童裝的存在,對孩子們可能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

  其實,涉事公司生產的童裝并非首次被詬病,去年9月就有網友爆料稱該品牌旗下童裝驚現諸多令人不適的英文,并配有骷髏頭及疑似車裂、兒童跌落等圖案;更有網友反映該品牌旗下不少產品已連續多年出現類似暴力、血腥、恐怖元素。在同一個問題上“瘋狂試探”又頻頻“翻車”,不僅讓涉事品牌成為衆矢之的,也讓有關童裝設計的話題不時引發關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童裝品牌或許希望借助藝術設計實現標新立異,進而收獲眼球、占領市場,這樣的想法沒有問題。問題是,要從兒童視角出發,要秉承“兒童為本”的理念,了解他們喜歡什麼、害怕什麼、需要什麼,而非由成年人憑空想象、自由發揮。一味劍走偏鋒,難免惹出事端。

  某種角度上,問題童裝只是當下兒童成長環境中諸多亂象的一個縮影。時下,不少兒童用品、學生文具上不時會出現少兒不宜的圖案,讓一些家長直呼“辣眼睛”;一些兒童糖果、零食被惡搞包裝得像“成人用品”、香煙等;一些童書繪本中的文字圖片讓成年人都不忍直視……這些產品到底是創意還是毒害?盡管類似的兒童用品、食品、書本等不是主流,但其對孩子身心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令人擔憂。

  在生活條件相對優渥的時代,滿足孩子的基本物質需求不再是難題,但營造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避免那些“有毒有害”的東西侵蝕孩子的身心,依然是個問題。成年人有責任、有義務為他們撑起“盾牌”,把那些少兒不宜的、少兒認知範圍之外的東西一一攔下。(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胡欣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