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期待更多“高職畢業在清華任教”
http://www.CRNTT.com   2022-06-02 20:41:34


  近日,“90後高職畢業女生在清華大學擔任老師”成為了輿論熱議話題。這名90後女生名叫邢小穎,是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一名實踐課老師。在網絡流傳的視頻和照片中,她雖然看起來相貌年輕卻顯得極為幹淨歷練。這種形象上的反差,與她的經歷高度類似:一名職業院校的畢業生,不僅收獲了全國網友上億關注與點贊,更能自信滿滿地為這個國家頂尖學府的學生教學上課。如此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情境,確實更勝於許多“研究”“倡議”和“規定”,讓職業教育的未來更加可期。

  邢小穎在教育部官網上的發言稿中,從三個方面總結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也回應了一些質疑和“酸話”。其一,她是以高職畢業生身份進入到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任教,雖然後續一直深耕專業努力進修,在2015年報考了專升本、2017年拿到學士學位,但與她的任教資格無關,實實在在地是倚靠自身學術素養、科研能力和專業技能而非學歷站穩清華講台。其二,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性質和任務,本身即有別於其他院所,屬於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而除了邢小穎外,這裡還有30多位實踐課教師畢業於職業院校。換句話說,她的事跡并不特殊也不突然,而是“時代變了”。

  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目前我國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業教育體系,共有職業學校1.12萬所,在校生超過2915萬人。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近年來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特別是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開始施行,讓職業教育成為了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事實上,這種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很多教育界前輩對教育環境出現問題的反思,即過去我們的教育更多被賦予了虛榮作用而脫離了實用。且不論很多社會民衆對高職院校和他們畢業生的不認可,院校本身在教師招聘和選拔上,也會更多傾向於學歷、科研和學術這些更加光鮮亮麗的標簽,忽視了他們真實的一綫工作和操作經驗。用政策、法律和制度著手糾偏社會認知,是構建健康職業教育體系的第一步。

  而讓更多的邢小穎們得到輿論關注、獲得更高社會地位的意義在於,職業教育人才需要得到尊重、建立信心。一個國家的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乃至經濟轉型升級,沒有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長期以來,我們如此龐大的教育體系,還未能為此輸出足够的人力資源。顯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從精神上來講是受到了長期歧視,就像是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進入職業教育是不會學習、不愛學習的孩子的被動選擇。從客觀現實來講,就業環境沒能提供足够的物質條件,讓那些可能有潛力成為頂尖人才的人,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狀態下譬如不穩定的就業環境中得過且過,白白浪費了大量時間。得到尊重、建立信心,遠比教以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也更能築牢大國工業的自信和底氣。(來源:光明網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