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同命同價”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http://www.CRNTT.com   2022-05-05 22:44:52


  最高法4月27日發布《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的決定》,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撫養人生活費,由原來的城鄉區分的賠償標准修改為統一采用城鎮居民標准計算。該《決定》於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現實生活中,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經常發生,如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糾紛案件和產品質量責任糾紛案件等。最常見的是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在同一起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按理說,其賠償標准應當是一樣的。然而,根據此前法律,城鄉身份的賠償標准并不一樣。由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在計算基數上往往相差上萬元,區分城鄉標准來計算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撫養人生活費,則同一事故中人身損害賠償的數額差距非常大,賠償總額相差可高達數十萬元。

  這種“同命不同價”的難題,備受社會關注和質疑。由於沒有“同命同價”的法律支撑,法院判決時也是左右為難。而“同命不同價”導致賠償數額差距巨大,也很容易引發一些社會矛盾和糾紛,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早在201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就授權各高院在轄區內開展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統一城鄉居民賠償標准試點工作。從各報告的情況看,試點工作運行平穩,總體上效果較好。試點工作為在全國範圍內法定“同命同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新司法解釋,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撫養人生活費,不再區分城鄉居民分別計算,而是統一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的城鎮居民指標計算。“同命同價”充分保護了受害人的合法利益,尤其是受害者為農村居民的,賠償數額將獲得較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當事人的舉證難度,不再用為了提高賠償標准而想方設法搜集證據,也避免不服判決導致的訴累現象,相對減輕了當事人的負擔;另一方面,法院依法按照統一尺度,公正地裁決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真正實現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同一事故中,同樣的人身損害,由於受害人的城鄉身份不同,導致賠償金等數額差異較大,這種“同命不同價”現象,一直以來飽受民衆質疑。最高法出台新司法解釋,統一城鄉人身損害的賠償標准,通過法定形式實現城鄉“同命同價”,一舉破解了“同命不同價”難題,不僅體現法治進步,也彰顯了社會公平正義。(來源:四川在綫 作者:丁家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