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京大學明確拒絕國際排名,學者詳解國際排名為何不再受推崇
http://www.CRNTT.com   2022-04-29 13:54:03


  南京大學近日明確表示拒絕國際排名,消息公布之後引發了國內高教界、科技界的廣泛關注。

  在4月15日公布的《中共南京大學委員會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南大校方表示,在《南京大學“十四五”規劃》和《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建設方案》編制中,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均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

  事實上,南京大學是國內首個引入“洋指標”的“吃螃蟹者”。上世紀90年代,該校最早引入SCI的論文收錄和被引用次數等,并將其作為重要評估指標。

  根據《中國科學報》盤點,目前,涉及高教領域的排行榜有十餘個,主要的國際排行榜有四個,分別是英國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以下簡稱泰晤士)、英國QS世界大學排行榜(以下簡稱QS)、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以下簡稱U.S.News)、中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以下簡稱軟科)。

  此外,美國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排名也很有影響力。其中,泰晤士、QS、U.S.News等需要高校報名并提供數據。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25日,《光明日報》就刊發了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謝波的文章認為,客觀地說,對於高校來講,雖然國際排名的熱度和“信度”不複從前,但決定“去排名”仍需要很大的勇氣與策略支撑。而且,排名也并不是說想去即去,必然會帶來一些問題與挑戰。因為,“排名思維”已根深蒂固,短期內慣性仍存。大學國際排名的影響力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綁架”了大學,“去排名”的短期陣痛巨大,存在一個事實上的“危險期”。

  國際排名榜從被趨之若鶩到不再被推崇,何以發生?謝波在文章中認為,國際排名的評價標准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拿傳播較廣的幾大機構排名來說,QS世界大學排名中,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占比高達40%;軟科排名相對更注重學校教師的科研情況,如獲諾貝爾獎或菲爾茲獎等的教師數量;泰晤士排名的參考指標中,則教學、研究、論文引用三項權重最高,占比均為30%;USNews美國綜合大學排名的主要評估指標中,權重最高的是聲譽部分。這些差異直接導致一些高校往往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排名“戰績”進行宣傳,“不遺餘力”地揚長避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