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站在確保糧食安全的高度 看待農民下地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2-04-26 20:05:45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所謂“國之大者”,就是事關全局、事關根本、事關長遠、事關黨和國家興衰成敗的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雖然我國糧食安全總體有充分保障,但在新形勢下也面臨著一些新的考驗。尤其是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和複雜的情況下,保障糧食等農產品的正常生產秩序就顯得尤為迫切。

  日前,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了《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導則》(下稱《導則》)。兩大部委就涉及農民下地等問題下發文件,說明不讓農民下地已經不是個案,不是一個“點上”的問題,甚至已經成為了“綫上”“面上”的問題。

  不讓農民下地是打著疫情防控的旗號,為了防止聚集效應,但現在,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大呼隆”下地幹活已經成為了過去。只要做好個人防護,聚集的效應就很難顯現。為什麼此時還有一些地方嚴厲禁止農民下地,其根本原因就是借疫情之名層層加碼搞“一刀切”,是把疫情防控簡單化了。

  當前的總體要求,是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僅僅就農業生產來說,黨中央國務院多次會議強調要保障糧食等領域安全,但值此春耕時節,一些地方卻采取簡單粗暴的下地禁令,該地的決策者們大概已經忘了,“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為此,中央權威媒體評論近日發出了質問:如果本地沒有疫情,為啥不讓農民下地幹活?現在正是農忙時節,莊稼不管了?收成不要了?什麼人敢如此行事?

  其實,這就是地方本位主義的表現。對這些地方來說,農民的收益可以不管,供應鏈的總體安全可以不顧,需要管和顧的就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出疫情,於是就出現了一些怪現象:即使本地沒有疫情,也不讓農民下地幹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