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9.11”十周年 美國反恐鬥爭何去何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5 22:55:50  


9月9日,一名警察把守在紐約世貿遺址前。
  這兩天,幾乎全球所有重要媒體都用大篇幅討論“9.11恐怖襲擊事件”。回顧10年前的9月11日,4架美國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其中兩架撞向了紐約曼哈頓的地標性建築世貿中心雙塔,一架撞向了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另一架則墜毀在賓夕法尼亞的密林中。

  這10年,是世界格局變化莫測的10年;這10年,是地區局勢動蕩危機四伏的10年;這10年,是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均衡的10年。

  不可否認,對於當前美國的反恐戰爭來說,“9.11事件”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減弱。尤其是今年5月美國政府擊斃本•拉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對長達10年的反恐鬥爭給予了肯定。但是,就全球環境而言,“9.11”所改變的是全球戰略格局,與此同時,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軍事理論的地位,讓“非對稱戰爭理論”迅速成為新世紀以來全球軍事理論的焦點。

  一提到不對稱戰爭,可能有人會指出,人類社會的一切戰爭都是不對稱戰爭,沒有必要提出不對稱戰爭的概念。其理由是,不對稱是絕對的,戰爭中雙方沒有絕對的共同點,所以一切戰爭都是不對稱的。這是一種把運動絕對化的觀點。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把非對稱戰爭運用到極致的卻是本.拉登。他完全打破了過去那種戰爭對手的狀態,從政府和官方轉移到了民間,不僅讓對方難以找到對手,而且改變了戰爭的期限,不知道什麼時候戰爭才能結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