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官員自殺”背後的社會情緒晴雨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2:32:58  


  湖北省公安縣紀檢委幹部謝業新的突然死亡,然後經過官方程序認定為自殺,非但沒有消除公眾與家屬疑慮,反而帶來更多追問。人們寧願相信“謠言”,而無法接受來自官方渠道的正式定論,這豈非怪事?

  在中國語境中,官員意味著權力,掌握著龐大的公共資源,領導級別官員的一支筆甚至可以替代規章制度,成為單位乃至地區日常運轉的支配性力量。而現行法律制度的不夠完善,又讓許多官員幾乎沒有太多外部約束,只能依靠道德自律來履行職務。民眾不是不相信官員道德,而是不相信官員道德防線能夠抵禦可輕易獲取的利益誘惑;民眾不是不相信官員也跟常人一樣有七情六欲,有工作壓力,也會在心情抑郁難以排解下想不開自殺,但是民眾不相信所有的官員死亡都是自殺。尤其是當官員自殺越來越成為群體性現象時,其中難道就沒有可供探討與反思的公共命題?

  其實,在民眾心目中的官員非“自殺”,未必是自然意義上的死亡定性,而更像一種社會轉軌過程中的複雜內因呈現。中國官員看上去很幸福,衣食無憂,享有特殊的社會地位與行政資源,更有類似腐敗交易、血緣政治等官場潛規則,讓本來沒什麼本事的人可以青雲直上,“官二代”可以輕易成為普通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政府公務員。但官員既是潛規則的受益者,恐怕也是受害者。畢竟,在通向仕途的道路上存在太多競爭對手,太多令人難以想像的灰色手段,讓官員無法憑藉能力、資歷以及民望就能獲得預期的政績回報,反而要依靠種種無法正言的幕後做法。何况,能夠升官的畢竟是少數幸運兒,恐怕大部分普通公務員都承受著庸碌不堪的日常工作生活、升遷無望的心理失衡乃至被排斥的風險。

  更令民眾擔憂的是,官場潛規則擴展至對所有堅持操守者的碾壓,成為劣幣淘汰良幣的惡性循環。就拿謝業新“自殺”事件來說,太多的蹊蹺讓人無法釋懷——怎麼解釋謝業新一個月前參與協辦該縣副書記貪腐案的巧合?如何解釋自殺為何要捅自己十幾刀?為何連家屬也不願意接受當地政府結論並大鬧新聞發布會?民眾自然會在紛亂表像與政府公信力一降再降的雙重催化下,對“自殺”結論投出來自內心的反對票。

  或許,謝業新真的是自殺,所有的巧合最終都會被釋疑。但是,一個謝業新遠遠不能解答社會對官員自殺現象日益頻繁的集體憂慮。如果沒有對官員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沒有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外推動,每一起身陷權力過度化質疑的官員自殺事件,都可能成為所有人借機表達對公務員體制改革不滿及籲求的情緒導火索。(時間:8月31日 來源:山西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