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1刀命案”,不應止于自殺還是他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2:32:00  


  由於可信度嚴重不足,當地官方對謝業新案給出的“自殺”定性,被輿論一邊倒地踢得滿地打滾。

  人命關天,民意滔滔。由更高規格的機構對這起離奇詭譎的案件重新組織“縝密調查”,拿出更完整確切的調查結論,已是當務之急。否則,一意孤行地軟拖下去,“刀口”會越來越多、越陷越深,真自殺都會拖成假自殺,更不用說一起惡性刑案或有可能得到放縱。

  我們已經知道,當事人死前一個月曾參與查處了縣委副書記貪腐案,這樣一個與主體案情若即若離、被媒體報道一筆帶過的相關背景,其實不無敏感,很值得掂量。自殺還是他殺,雖然目前仍是最大的懸疑,但無論是自殺還是他殺,對本案的深度關注價值都應該遠不止于此。

  換句話說,如果是自殺,一位活得好好的正科級紀檢幹部,何以冷不丁就萬念俱灰了?驅使他以極端方式、鐵心赴死的強烈動機是什麼?如果是他殺,則届時由凶手自己來揭秘11刀成因,將比任何人更權威,但這同樣涉及行凶的動機:情殺?仇殺?謀財?還是報復行凶?所有這些懸念,都有待在後面的調查報告中一攬子加以解決。

  輿論高度質疑“11刀自殺”的定性,除了融入很多的常識考量,總體上還是基於對現有證據不滿,並不徹底排斥自殺發生的可能。以連捅自己11刀的方式尋短,類似的案例多年前發生過。一位網友跟帖表示:如果調查一個縣委副書記就被滅口,這樣的可能性並不大。筆者本人對這一看法持共識,但目前也只能圈定在假設之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