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防波堤防不了台風 防得了記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1 18:21:14  


大連福佳大化PX項目防波堤遭台風梅花衝垮
  在建防波堤出現潰壩,有毒化學物質面臨洩漏,周圍居民和大連市民的安全受到威脅,這無疑是一樁有著很高關注度的公共安全事件。媒體的採訪和及時報道,有助於人們了解災情和搶險的進展,有益於政府部門採取應急避險措施,因而其正當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是這樣的採訪行動,卻受到了福佳大化明顯有組織的阻撓。連當地公安系統的記者也感嘆道,“從來沒有碰到這種情況”。

  有著較高環境風險的化工廠建在海邊,就必然要防範台風和海浪的襲擊,這應該是常識。但大連這家化工廠已經投入生產,防波堤卻依然“在建”,而且防波堤的環評報告也只字未提潰壩風險,這樣的滯後和這種對常識的漠視,實在有些不同尋常。當然,更值得思考的是,廠家在建的防波堤在海浪面前不堪一擊,但他們針對媒體和公眾所築起的另一種“防波堤”卻相當牢固。不僅國家電視台的記者遭到襲擊,連當地政府官員和公安人員也受到“連累”。在這種防媒體的強大行動背後,隱藏著的其實是一種頑固的“小王國思維”,即企業的事情即便危及公共安全,那也是企業內部的事,外界無權干涉和過問。這樣的落後觀念和霸道做派,在當今時代簡直是難以想像的。

  企業阻撓記者採訪,無非是不想讓公眾了解實情。那麼,這家被台風搞得瀕臨洩漏的企業到底有著怎樣的實情呢?從當地提供的搶險情況看,潰壩發生之後,地方和軍隊高度重視,領導親臨現場,多種社會資源快速集中,急救、消防和防化等應急準備都很快做好,這些“正面信息”無不顯示出重大環境突發事件的可能發生。那麼,這種迫在眉睫的公共風險究竟是由罕見的自然災害所導致,還是企業選址不當或抵禦風險的能力不足,個中緣由就很值得追問了。企業對媒體的阻撓越是強硬,越是顯示出他們心中沒底。企業越是不欲讓公眾了解險情,越是意味著險情自有蹊蹺。但要想捂住已經被“梅花”揭開的底細,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