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若不是“梅花”揭開了PX項目的蓋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1 18:01:59  


圖為福佳大化PX罐區。
  要不是這場意外過境的“梅花”,央視記者也不會遭遇現實版《潛伏》中的場景——誰曾想到一個合法的大型化工企業,竟然內設三四層嚴密檢查的封鎖線,還布置了很多游動崗哨,為的只是阻擋、跟蹤甚至毆打記者。記者探訪“梅花”,卻意外發現了脆弱的防波堤,進而順藤摸瓜發現了疑雲重重的大連PX項目。

  PX項目不是洪水猛獸,也無原罪。資料顯示,國外的PX項目選址未必就遠離居民區:如美國休斯敦PX裝置距城區1.2公里,荷蘭鹿特丹PX裝置距市中心8公里,日本橫濱NPRC煉廠PX裝置與居民區僅隔一條高速公路。與居民區的距離遠近並非危險程度的決定因素,僅因“距離遠”就推斷其不合程序正義,這顯得過於輕佻。

  既然PX項目很賺錢,而且其風險用大連相關部門的一再表態來說——“石化行業構成對環境重大影響的事故十萬年一遇”,公眾唯一困惑的是:為什麼國外都將這種“賺大錢”的巨資企業紛紛驅逐到發展中國家來?還是學者一語道破“天機”——因為一般情況下,國外修建類似石化企業,用於環保及後期處理的投資會占到總投資的2/3,成本過高;而發展中國家環評標準低,比之於在自己國內處處受限又動輒得咎的生態責任,人家當然喜歡對此大開綠燈的發展中國家。

  由此,我們自然就理解了當年“廈門散步”的某些合理性,也就順帶著理解了公眾對大連PX項目過於低調的不解或憤懣。猶記得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中石油一條輸油管線發生爆炸,儲量為10萬立方米的103油罐爆裂起火,而爆炸地點距離PX項目基地僅200米;大約100天後,103油罐引發了第二次爆炸,再度引發人們對PX項目環境安全的擔憂;今年7月16日,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常減壓蒸餾裝置亦因換熱器洩漏而發生火災……一年左右,觸及PX項目環境安全的事件如此之多,此種頻率是否正常?其最壞的風險果真“十萬年一遇”?即便只研讀一下大連PX項目所在區域的地圖,在這個不到6平方公里的區域裡,密集布局著規模以上石油化工企業近40家。因此,化工選址的風險性,也成為橫亘在市民心頭大大的問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