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倫敦騷亂是種族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0 12:46:53  


騷亂者與防暴警察對峙
  倫敦托特納姆區,一名叫馬克-達根的29歲黑人男子在警方追捕中中槍斃命。8月6日,其數百名親友在托特納姆區警署門前舉行示威,當天夜裡形勢急轉之下:數以百計的年輕人湧上街頭施暴,托特納姆區數十家店鋪被焚毀,數百家店鋪被洗劫一空。騷亂和暴力在幾天裡從托特納姆區蔓延到北倫敦眾多社區,又從倫敦大都會蔓延到布里斯托爾、伯明翰等多個城市。英國內政大臣特蕾薩-梅承認,這是英國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力事件。

  騷亂的導火索是達根之死,而死於兩粒子彈的他是出生於本地的牙買加移民後裔,警方跟蹤、追捕他的理由,據說是有消息顯示,他可能試圖為其表妹報仇。他的表妹、說唱歌手凱文-伊斯頓今年3月在東倫敦一家夜總會遇刺身亡。當然,達根之死不過是一個引子、契機,不滿宣洩的口實,和眾多年輕人湧上街頭的借口。

  達根所在的托特納姆區是倫敦著名的“三多”地區,即貧困戶多、黑人多、少數族裔多。這個區失業率、尤其青少年失業率高,且充斥著黑手黨和販毒者,海洛因交易、少女懷孕和犯罪率都在倫敦名列前茅。社區貧困化、青少年高失業率、移民和本土居民間的不平等、種族隔閡,這些都是騷亂的溫床。而債務危機爆發後政府緊縮公共開支、削減福利,讓矛盾變得更突出,底層民眾感到更加失望和憤怒。1985年,因一名39歲婦女加萊特死於警察局而引發的北倫敦騷亂,根源同樣在於此。當年騷亂後,英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表面上警民關係得到改善,種族歧視現象在光天化日下也似不再突出,但最根源的經濟、就業和貧富懸殊問題並未得到解決。正如經濟學家波利所言,26年過去,一切都換湯不換藥,青年人找不到飯碗,黑人青年比白人青年更難獲就業機會,不安定因素在積蓄,這並非什麼種族問題,而是深刻的社會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