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負責人買單能否戒掉央企盲目海外投資的“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8 15:04:12  


  央企負責人須對海外投資失誤“買單”,這樣的規定深得人心,應給予掌聲。央企負責人的薪水是個天文數字,且職務消費也是個“無底洞”,自然也應該對投資失誤“買單”,如果老是賠了算公家的,賺了算自己的功績,沒有後顧之憂,不僅不利央企的發展,而且也讓公眾傷不起。憑什麼央企負責人如此“牛”?現在好了,總算有個讓其為自己的失誤“買單”的規定了。根據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企業投資設立的境外企業超過1.5萬家,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588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國有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海外投資如此之多,不加強管理,怎麼行?然而,有個“買單”規定,卻並不表示人家一定會“買單”,如果變成徒有形式,也就毫無意義了。要知道,“罰酒三杯”的買單也是“買單”。 

  審計署報告表明,因決策不當、管理不善、違法違規操作導致投資損失似乎是央企戒不掉的“癮”。審計署披露的央企項目虧損大多是本企業主業範圍內的投資,而據記者了解,央企在非主業的投資風險更大。不久前,邵寧在央企內部交流會議上指出,“一些中央企貿然進入一些不熟悉的領域,搞了一些並沒有把握但投資非常大的項目,沒有技術也沒有隊伍,現在非常被動。”可見,央企投資失誤,是常有的事。 

  本來,對於海外投資,央企並不缺乏專家,並不缺乏智囊團,只要能夠進行科學論證,真正失誤的概率是較少的。而失誤的許多原因,往往是一方面是因為私利,另一方面是因為獨斷專行。更有可能的是因為“故意”失誤,最終使自己的“陰謀”得逞。而有了“買單”這“緊箍咒”,就大不一樣了。不過,最為關鍵的是在於執行。就審計署披露的17家央企存在的多項違規問題,國資委發言人表示,將規範職務消費、加強薪酬福利管理,推動企業堵塞管理漏洞、並不斷增強透明度。目前這些央企已在按照審計署的要求進行整改,有的已經完成整改。央企違法犯罪也只是整改了事,而很有可能海外投資失誤也只是“罰酒三杯”的“買單”。 

  要想使“買單”得到嚴格執行。那就首先,如何“買單”要規定得細致。難道僅僅是罰工資,還是要付其它的領導責任?其次,如何執行,誰來執行。這 同樣要事先規定。如果老是在內部進行,不向外公開,如此“買單”就毫無實質性意義,自然也減少不了海外投資失誤。(時間:6月29日 來源:千龍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