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悅淩的精神土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9 11:41:09  


  截至昨日,在當當網的保健和心理健康類圖書排行榜上,馬悅淩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不生病的智慧》,仍然排在前10名,儘管在書後的讀者評論當中,關於固元膏的療效,關於活泥鰍可能的寄生蟲問題,早已爭論得激烈不已。不過“唯信方能得救”,馬悅淩和她的養生書,自有一種生存並且壯大的土壤。

  養生從來都是門生意。在今天,這生意看來是越做越大了。比如最近被媒體聚焦的養生教母馬悅淩,就被勾勒出了一整套養生產業鏈:以具有個人魅力的神奇人物為核心,衍生出圖書、食品、醫療、網絡等多層面多渠道的求財路徑。其中,馬悅淩的圖書在當當網很長時間裡面都是養生類的暢銷書,排名靠前,銷量驚人。而明明是食品,卻吹噓有種種神奇療效的固元膏,單就廣東一地的銷售利潤就達數億。不難判斷,馬悅淩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作為商業團隊,他們的模式已經越來越成熟,規避法律制裁的能力也在升級,而作為產業,更是處在上升期,即便這次被媒體爆出種種悖謬之處,甚至信譽破產———一如此前的張悟本、李一,只怕在不遠的未來,新的神跡依然會出現,讓人們感嘆這實在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馬悅淩的醫術,或者用她的話說,探尋的“整個人類走向健康的康莊大道”究竟價值幾何?不妨參考下科學鬆鼠會網站所做專題以及跟帖中展開的激烈討論,在此不需多言,值得一談的是造就馬悅淩的文化環境。在我看來,除了民眾缺乏常識,科學素養不高這類老生常談,不妨看看馬悅淩的修煉術,看看這位養生教母是怎麼一步步煉成的。這對於理解這個有趣的時代,實在是個很好的路徑。實際上,所謂養生教母教父,他們做的,不過是最大程度契合了中國民眾對於生命、健康的理解,為人們現實生存的困境描繪出一條看似有效其實虛幻的道路。

  馬悅淩並沒有受過真正的醫學訓練,雖然長期在醫院工作(1982—2005),但僅僅是初級護理人員,並無醫師資格證,她的醫學知識,其實是這個社會長期流行的某種偽科學知識的雜燴,身為養生暢銷書作者的馬悅淩,其知識的來源,就是“從各種健康、保健與養生雜誌和書籍搜集治療各種疾病的小文章,進行歸納總結,變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說,馬既是養生文化的領潮流者,更是中國特色養生文化的產物。當然,神奇之人必有神奇之處,馬悅淩為何能脫穎而出,僅僅靠這些雜誌書籍是解釋不了的。除了這些以訛傳訛的養生八卦,馬悅淩還另有過人之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