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真專家缺位,“神醫”乘虛而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9 11:40:44  


  從吹噓喝綠豆湯的張悟本,到宣稱“每天一個地瓜保證不得癌症”的林光常,到宣揚“生吃泥鰍能去火”的馬悅淩,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所謂“神醫”“大師”的“養生高論”和推行的“靈丹妙藥”,許多都經不起常識的審視、推敲,但為什麼能廣為流傳、信眾雲集?而被拆穿後倒下了一個“大師”,後面的“大師”為何仍層出不窮、前赴後繼?

  公眾養生的剛性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與正確引導是一大原因。目前畸高的醫藥費及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讓普通民眾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空前提高。壓力之下,大家渴望“低成本養生”“防重於治”的意識開始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不少人除了加強體育鍛煉外,開始熱衷於通過其他途徑來豐富自己的保健知識,希望做自己的“家庭醫生”。一項網絡輿情調查顯示,參與投票的78.03%的網友表示有養生需求,幾乎所有投票網友都希望從更多途徑獲取養生知識。但面對如此旺盛的健康知識需求,國內鮮有權威專家著述的系統專著。而披著“專家”之名的偽學者、偽大師則乘虛而入,打著專家的旗號,炮製養生的神話,把公眾對於健康長壽的向往引向對“無病無痛”“長命百歲”的狂熱追逐,以此牟取暴利。

  事實上,偽專家大行其道是在提醒真正專家的缺失與不足。如果真正的專家能多寫一些膾炙人口、深入淺出的專著,如果能放下身段,多走近公眾,宣講養生之道,普及權威的健康知識,當好普通民眾的養生導師,這樣就能“以良幣驅逐劣幣”,讓偽專家們沒有市場和立足之地。

  偽專家大行其道也在提醒社會:應該意識到百姓對養生保健知識的“如饑似渴”,要切實改變監管、指導方面滯後的現狀,通過政府、行業、媒體“三管齊下”規範養生保健的宣傳與服務行為,盡快規範養生類書籍、節目的“准入門檻”,更好地促進養生保健行業健康發展。(時間:6月29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