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降溫高鐵:高速高價消費模式已脫離多數國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11:56:38


  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標準最高的京滬高鐵,將從7月1日起開始運營。不過,運營時速不是設計的350公里甚至380公里,而是250-300公里。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指出,這並非是京滬高鐵“建設不達標、安全不可靠”。與此同時,自2009年12月起已經按時速350公里運營的武廣、鄭西、滬杭等高鐵項目,也將從7月1日起降速為250-300公里運營。 

  自武廣高鐵開通運營以來,“被高鐵”的抱怨聲不絕於耳。所以對鐵道部的降速、混合運營,輿論大多予以肯定。這說明“高速高價”的消費模式,目前還是脫離多數國人的承受能力。因此,寧慢勿快。

  既然京滬這樣的高端區域都不行,那麼,遍地開花的高鐵建設項目,建成後能否為當地廣大民眾接受,就大為可疑。由於高鐵不是北京的福利公交,不會虧本運營,那麼,對近年來高鐵建設運營中的冒進,就完全應該進行深入地反思;對其中的拔苗助長和狂熱上項目傾向,就應該進行矯正和降溫。

  由於冒進思想的主導,在許多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滯後的地區,也要實現所謂的“跨越發展”、建設投資昂貴的高鐵;能夠晚幾年再修的,偏偏現在就急於上馬。如此一來,民眾承受力不及,投資回收堪虞;由於冒進思想的主導,高鐵建設項目盲目追求技術上的“高端”,設計標準不斷被拔苗助長,京滬線從國家批覆的時速300公里拔高到350公里;京津城鐵在實際操作中,竟然將國家批覆的200公里不斷拔高到350公里。此外,許多不動聲色暗中推進的高鐵項目,對外以“客運專線”、“城際鐵路”的名義遮人耳目;由於冒進思想的主導,項目開工不厭其繁、不惜重複建設。在京滬高鐵已經立項建設的情況下,竟然重複修建滬寧、京津兩條高鐵線路,形成不必要的奢侈浪費;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落馬後,新任部長盛光組提出了“保在建、上必須、重配套”的方針思路,許多人以為高鐵大躍進會減速,其實言之尚早。因為高鐵資金投入規模並沒有縮減。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近日已經表示,“十二五”期間高鐵建設步伐不會放緩,總的投資將會達到2.8萬億人民幣。這就讓人感到以往的躍進勢頭,其實並沒有刹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