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式“奧運足球”再遭重創
http://www.CRNTT.com   2011-06-22 12:19:51


圖為沮喪的國奧隊員
  身經百戰的布拉澤維奇竟然在賽前失眠,或許說明這位74歲的克羅地亞老人也已深刻感受到中國所特有的“奧運足球”的壓力。而虹口足球場1萬多名熱情觀眾,卻並沒有看到一支在技戰術層面上和去年亞運會表現相比有任何進步的國奧隊。中國國奧隊最終在首場奧運會預選賽上,主場以0∶1不敵來訪的阿曼國奧隊。

  這只不過是倫敦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之前的資格賽,輸掉本場比賽之後,國奧隊4天後在阿曼客場逆轉翻盤的可能性看上去也微乎其微。

  雖然賽前在上海的集訓中,布拉澤維奇想盡辦法讓隊員忘掉“史上最弱國奧隊”的說法,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類似傳接球這樣的足球基本功都需要補課的國奧隊員,布拉澤維奇的戰術安排也很難得到實現。

  因此,現場採訪的媒體記者關於“這支國奧隊就算去了倫敦又能怎樣”和“不踢12強賽正好省掉麻煩”的議論,更像是一種無奈的自嘲。中國足球的奧運希望,也在這一刻變得更加模糊。事實上,中國足球已經飽嘗“奧運足球”的惡果,在聯賽尚未得到很好維護、校園足球也只是在近一兩年才稍稍有些起色的今天,仍將“出線足球”押寶到國奧隊身上,並不是中國足球提高競爭力的正途。

  有過留德經歷的前國腳謝輝今年年初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曾經說過,“德國只有打世青賽的U21隊伍和更小的U19隊伍,沒有人把奧運足球當回事,把奧運足球擺在一個比世界杯還高的位置上只是一個笑話。”

  在中國足球的屈辱歷史中,奧運足球占據著極大比例。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時任足管中心主任的謝亞龍對於國奧隊的“重視”幾乎可以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