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六成添加劑無法檢測”是善意提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9 14:09:44  


  一句“六成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令人黯然而不安。所謂無法檢測,大概是指面對日益增多的食品添加劑,現行的測量技術和手段已經束手無策了,因為它超過了現今食品檢測所能承受和想象的可怕程度。應該說,所謂的“六成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並非危言聳聽,也不是信口開河,這一點從不斷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得到驗證。

  食品添加劑難管不是新聞,但糟糕到職能部門無法檢測的地步,委實算得上新聞,每個生活在這個國度裡的人也許都在劫難逃,都免不了惶恐,免不了要發出“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是不能也還是不為也”的質疑和“食品添加劑沒法檢測了,怎麼才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拷問。不過,這種質疑在不爭的事實面前已經顯得過於軟弱無力。

  當然,無法檢測不是食品監管部門的專利,各行各業都存在這種現象,但食品安全問題似乎更為嚴重。這很容易理解,因為食品安全與公眾息息相關,直接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正是如此,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期待就相當迫切和苛刻,從這個角度來看,“六成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提醒我們,是時候關注和規範食品添加劑了。

  就當前的現實而言,部分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一是現有的技術設備尚無法檢測,二是相關部門尚未制定出檢測標準。這意味著檢測人員會因為沒有檢測方法而難以認定違法添加,從而很難給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近年來,儘管中國在食品安全檢測方法和水平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與民眾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需求有較大差距。

  此外,現有法律沒有得到貫徹執行也是誘發食品安全問題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比如我國現有的《食品衛生法》,對104種農藥在糧食、水果、蔬菜、肉類等45種食品中規定了殘留量,總含291個指標,而國際食品法典對176種農藥在375種食品中規定了2439條農殘指標,但問題是,我國的291個指標有多少得到了落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