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廣州2月6日電/國際金融報今日刊登了比利時魯汶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德•格勞威(Paul De Grauwe)的文章說,圍繞美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種種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了。這些不確定性的存在,是因為對於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美國經濟的演變,存在兩種相反觀點,而這兩種觀點又源自兩種差異極大的商業週期理論。
第一種觀點是這樣的:信息科技革命引發了推升美國生產率的重大變革。消費者目睹了這一切,並準確推斷出自己的永久收入有所增加。這便促成了消費的繁榮。
按照這種觀點,美國最近的經濟放緩是一種暫時現象。消費繁榮有加劇通貨膨脹的效應,而美聯儲已作出正確反應,提高了利率。一旦通貨膨脹被導入正軌,經濟就能恢復其長期增長率,而信息科技革命一直在提高這種增長率。於是美國將實現軟著陸。
這種樂觀觀點信奉的是如今主導學術界的“真實經濟週期”理論。根據這一理論,生產率的巨大變化驅動著商業週期運行。積極的生產率變化,使人們認為未來收入會有所增加,從而增加借貸,進而出現消費繁榮。消極的生產率變化則使永久收入降低,從而導致消費者減少借貸。
這個有關商業週期的主要經濟理論進而預計,最近美國經濟增長的低迷是暫時的。對美國而言,這是個好消息。
不過,還存在另一種觀點,它對未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推斷。這種觀點源自如下看法:人們很難理解經濟體系是如何運行的。這種未知狀態容易帶來羊群效應,對消費者和投資者都是如此。他們會追隨假裝瞭解真相的輿論影響者。在這種環境中,過度的樂觀主義很容易產生。這種樂觀主義有一種自我實現的特徵:由於消費者的樂觀,他們消費得更多,投資者投資得更多,進而確證了普遍存在的樂觀態度。這當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額外的投資提高了生產率,從而增加了更多的自我確證特徵。經濟似乎會走向一種嶄新、永恆的“樂觀平衡”。
不過,沒什麼東西是永恆的。過度樂觀的態度是不能持久的,並會導致一次修正。對樂觀圖景的懷疑開始出現。這很容易滑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悲觀主義。
第二種商業週期理論的重要特徵是,生產率變量只是部分受外部因素影響。當然,它受到科技和結構因素的影響。然而,生產率增長還有一個受投資意願驅動的內生因素;而投資意願反過來又受到樂觀或悲觀態度的驅動。
這種理論對未來有怎樣的暗示呢?如果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浪潮驅動商業週期,那麼以下兩個問題的答案就不十分明確了:美國經濟低迷是否屬於不久將得到糾正的暫時現象?或者歐元區的經濟復蘇是否會迅速消失並回歸低迷狀態?美國經濟或許會在一段時期內陷入“悲觀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