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陰轉稍晴 日仍採取遏制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6 21:54:26  


中日兩國要握手,不要推手。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據《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導,安倍晉三首相與溫家寶總理14日就溫總理訪日事宜達成了一致,顯示出日中關係順利改善的狀況。在安倍首相就任不到4個月的時間裏,日中兩國就舉行了三次首腦級會談。 

  新華網報導,可以看出,由於在內政方面舉步不前,安倍首相打算通過外交成果來扭轉局面。不過,由於閉口不談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中日在“改善關係”方面還存在著不穩定因素。

  關係回暖“火種”仍存

  日中關係曾因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而長期停滯不前。以安倍首相訪華為契機,兩國關係得到改善。安倍首相也得以開始提升政權影響力。

  但是,後來由於反對派議員指責自民黨的政治資金存在問題,有多位閣僚為此辭職,導致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下降,陷入困境。

  正因如此,安倍首相要與中國在朝核問題上合作,希望借助改善中日關係,贏得“外交得分”,從而再振雄風。

  然而,難題依然擺在面前,並暗含生變的危險。安倍首相在去年4月15日曾參拜靖國神社,而溫總理的訪日日期也明確安排在“4月中上旬”,從中可見確保“不讓安倍在春季例行大祭時參拜”的意圖。

  胡錦濤主席訪日日期問題沒有成為此次會議的議題,這似乎將成為牽制日本的一張牌。

  安倍首相目前仍打算以不明確表示是否參拜的“曖昧戰略”來加以應對。不過首相身邊人士斷言“一年一度的參拜不會改變,會安排在秋天以後”。看來火種依然存在。

  日本對中國的戒心根深蒂固。安倍首相身邊人士指出,“如果過度向改善對華關係方向傾斜,就會被中國抓住短處”。在此前出訪歐洲的過程中,安倍首相反復強調了反對歐盟解禁對華武器出口的立場。在施政演說中,安倍首相也認為“中國國防開支迅速增大、缺乏透明度、存在不確定性”。他以表明對中國的擔憂來保持平衡。

  參拜問題暗中較勁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15日報導,日中兩國在14日的首腦會談中,就溫家寶總理4月上旬或中旬訪日達成一致。考慮到4月21日開始的靖國神社春季例行大祭,中方好像是在製造氣氛,以使安倍首相難以去參拜靖國神社。另一方面,安倍首相在是否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繼續貫徹其不表態的方針,雖然被邀請於今年下半年訪華,但他一直回避明確表態。兩國在靖國神社的問題上繼續展開神經戰。

  今年是“盧溝橋事變”70周年。會談中,溫家寶總理借此要求日本慎重對待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這表明,中方仍擔心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

  據中方人士稱,中國方面的設想是:今年適值日中邦交正常化35周年,繼4月份溫家寶總理訪日之後,安排安倍首相秋天訪華,以實現“日中首腦互訪”。但另一方面,胡錦濤主席訪日的日程則被推遲到年末以後。據中方人士稱,這樣安排是因為“中國考慮到,7月份參議院選舉結果出來以後,正趕上靖國神社的秋季例行大祭,安倍首相很有可能去參拜靖國神社”。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可能性消除之前,中方想推遲最高領導人的訪日。

  在瞭解中國的意圖之後,針對中國的邀請,安倍首相說,“在溫家寶總理訪日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再研究”,他沒有給出口頭承諾。

  由於溫家寶總理已經確定了4月份訪日的日程,安倍首相4月中旬很可能不會去靖國神社參拜,但在10月中旬的秋季例行大祭時是否參拜的問題上,政府相關人士暗示,安倍首相“給自己留下了選擇的餘地”。

  安倍首相于本月6日以現任首相的身份參拜了明治神宮,首相身邊的人員稱“這表明了其保守主義者的姿態”,許多人也都將其視為是對中國的牽制。

  但是,日中關係的改善也的確是安倍政權的一大政績,在中國方面施加“微笑的壓力”的情況下,安倍首相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對日鬥爭有理有節

  香港《東方日報》14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日關係以鬥爭求團結”。文章說,溫家寶總理出訪東盟,踏出新年外交的第一步。此行的最大看點,是溫總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互動。兩國關係雖然陰轉稍晴,但面對安倍兩面三刀、明和暗鬥的外交手法,應秉持有理有利有節的理念,堅持以鬥爭求團結。

  自從去年安倍訪華的破冰之旅後,中日關係表面熱乎起來。安倍與小泉相比,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安倍的欺騙性與兩面性,對中日關係的衝擊依然不可低估

  近期安倍的幾手外交動作,無一不蘊含對華遏制的動機。比如,安倍高調宣導的自由與繁榮之弧,表面上是支持中亞、東南亞等一些所謂自由民主國家,實際上是以人權民主為招牌構築對華包圍圈;再比如,將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將台海列為日美共同戰略目標區,介入台海的戰略企圖已呼之欲出;再比如,安倍近期出訪歐洲,公開呼籲歐盟不要解禁對華武器出口,拋出聯歐制華的策略。應該說,安倍上臺後,在對華遏制戰略企圖上,與小泉沒有兩樣。

  今年兩國將迎來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盧溝橋事變”70周年以及南京大屠殺70周年等敏感日子,雙方應該加以克制,維護目前剛剛轉暖的氣氛,防止出現大的風波。但對於日本的一些過分之舉,仍然要堅持鬥爭。面上的握手與面下的暗戰是兩回事。中國對日外交,說到底要以鬥爭求團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